也就是那個時候,銘昭想要登台表演的想法越加濃烈。
他跟父親說過自己的想法,如果要放棄學業,學習戲劇,父親萬萬是不會答應的。
所以銘昭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得以實現,學唱戲也隻能是作為業餘愛好。
在銘昭十五歲那年,爺爺得了重病撒手人寰,沒過半年,奶奶也相繼去世。
家裡突如而至的變故,讓隋唐變得更加的寡言少語。
這個時候的銘昭也處於青春叛逆期,爺爺和奶奶的撒手人世,讓他的世界崩塌了。
他變得消沉暴躁起來,動不動摔東西,發脾氣,儘管父親嚴加管教,棍棒相加,依舊起不到半點作用,反而讓父子之間有了更深的隔閡。
正當隋唐無計可施,焦頭爛額之際,銘昭竟然向父親提出了要放棄學業,投身戲劇的想法,這一舉動遭到了隋唐的強烈反對。
母親楠鳳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她不忍心看著好好的一個家就這樣毀掉了,這些年一直過著雞飛狗跳的日子,尤其是二老走了以後,隋唐的脾氣更是暴躁的很。
兩父子這樣乾仗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最後一次銘昭不吃不喝,也不去上學,整日裡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這讓楠鳳有些不安了。
長此以往下去,孩子的命肯定不保吧!
這個孩子的脾氣她這個當媽的再清楚不過了,脾氣上來了,誰也拿捏不住。
於是楠鳳謊稱將孩子送到娘家冷靜一下,過了冷靜期,再接回來。
就這樣,銘昭就被母親偷悄悄的送到了劇組。
打這以後,銘昭就開始正式的學戲了。
由於銘昭長得眉清目秀,一直在唱生角,有時候劇組臨時頂替的時候,他也會唱旦角。
不得不說,銘昭的唱腔可謂是劇組裡麵最為出挑,最為出類拔萃的一個。
後來隋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對著楠鳳大發脾氣,但是最後也沒有挽回什麼,銘昭的叛逆讓他一度臥床不起。
學堂就此荒廢了,不久之後,學生和老師也都解散了,好歹老爺子走的時候,給他們留了家底,以至於後來幾年,家裡一直靠著這些維持著。
後來的幾年,年年乾旱,村裡鬨起了饑荒,幾乎到了餓死人的地步,後山上的樹皮都被人揭下來煮著吃。
那個時候,有錢也買不到食物,家家的米缸都是見底的。
本來一腔熱血投身於戲劇的銘昭,在麵對饑餓的時候,不得不放下理想,回歸現實。
這些年沒有沒有再回到那個家裡,每次都是母親偷偷出來給他送吃的,用的,但是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這兩年跟父親之間幾乎沒有來往,他回去過幾次,最後都是被父親趕出來了。
後來戲班子養不起這些孩子了,於是也就解散了。
當時,戲班裡有個叫萊蕪的孩子,一直以來跟銘昭都是最要好的夥伴,他的家是外地的,聽說他們那裡有煤礦,如果回去的話肯定能混口吃的。
在萊蕪一再邀請之下,銘昭決定遠赴他鄉,重新開啟一片新的天地。
臨出行的時候,母親給銘昭塞了不少錢,雖然他們這裡到了方圓十裡即便握著錢啥也買不到的地步,但是銘昭未來要去的地方,應該還能用得著。
就這樣,兩人動身出發,一路坐汽車,扒火車,來到了襄垣縣。
這裡到處都是層巒疊嶂滿眼蒼翠的大山,不像銘昭的故鄉,站在一個地方就能將方圓幾裡的地方全部儘收眼底。
這裡氣候寒冷,他們過來的時候是九月中旬,但是大街上都是穿著棉襖揣著袖子帶著棉帽的行人。
萊蕪的家人很熱情,雖然家境不算富裕,但最起碼的溫飽還是可以保障的。
後來兩人就在煤礦上報了名,當起了挖煤工。
這一乾就是三年,這可比在劇組掙得多了,小日子過得也算滋潤。
後來銘昭就從萊蕪的家裡搬了出來,住在了山上的一處小院裡,這裡基本上都是自建房,他花了一些錢,買了這處屋舍,也算是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吧!
一出門眼前便是層巒疊嶂的大山,若是遇上陰雨天氣,山裡儼然就是一副水墨畫,平時沒事的時候,銘昭也會上山去打獵,山上有野雞,野兔,還能挖一些野菜,菌類。
這相比在平原縣似乎要好出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