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質上,還是因為《知青》那篇小說火了,再加上現在《人民》算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又是官方正統性的作品,引發了讀者的熱情。”
李長河認真的分析說道。
現在是77年,未來能跟《人民》雜誌爭鋒的《當代》《收獲》《花城》這些都還沒出來呢。
《人民》如今每一期的發行量都在大幅度增加,八十年代的時候李長河記得這種巔峰雜誌一個月能出近兩百萬份。
現在肯定沒那麼多,但是就算打個對折的對折,那也得是五十萬份起步。
李長河的《知青》這篇稿子,就相當於是這個年代的頂流爆款,作為傷痕的“開山之作”,又用了後世調動情緒的寫法,寫進了很多知青的心坎裡。
偏偏這個年代能看到《人民》的知青,又算是當下最有消費力的群體。
就像海文那種,有固定工資和工作,又是單身一個人。
年輕,有錢,熱愛,內心急需精神引導。
所以,才出現了這種瘋狂“打賞”的情況。
但是這種數據,大概率是不可重複出現的,其他的作者恐怕也很難重現。
隻能說因緣巧合造就了李長河這篇稿子的火爆。
“行了,今晚也不早了,你早點回去休息,明天我們再繼續努力”
李長河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已經快九點半了,劉阿姨都進來了好幾次了。
“明天還有信要拆?”
朱啉詫異的問道。
“沒信了,不過我們總得回信吧,這麼多給錢給票的,多少也得回複幾封表示表示啊!”
李長河衝著旁邊大量的信件努努嘴說道。
都是這個年代的“金主”爸爸,起碼要回複一些吧。
“那行吧,明天我再過來。”
朱啉這一刻伸了個懶腰,然後展現出自身優美的曲線,隨後下了床,穿上鞋走了出去。
看到自家閨女終於出來了,劉淑婉也停下了跟沈玉秀的聊天,板著個臉看向朱啉:“你還知道回家。”
“哎呀,媽,我都快累死了,你就彆嘮叨了,回家回家。”
朱啉對自己的老媽早就免疫了,根本不害怕她的臉色。
“真的是,玉秀,那我們走了啊!”
劉淑婉跟沈玉秀打了聲招呼,然後跟在朱啉後麵出了門。
隨後李長河也踢踏著拖鞋,啪啦啪啦的走了出來,進了衛生間洗漱。
樓上,劉淑婉跟朱啉回了家之後,劉淑婉終究是耐不住好奇心。
“琳琳,你跟李長河數了那麼久,到底收了多少錢?”
朱啉玩味的看了老媽一眼,隨後笑嘻嘻的說道:“你猜”
“你這個臭丫頭......”
劉淑婉有些氣急,她就是好奇這種事,朱啉還在這給她賣關子。
“哎呀,沒多少錢,也就一千來塊錢吧。”
“一千多?”
聽到朱啉的話,劉淑婉還是有些詫異,這個數可不低啊。
“嗯,還有接近七百斤全國糧票”
朱啉又輕描淡寫的加了一句。
劉淑婉這一次,沒再說話。
與此同時,樓下的李長河在洗漱完之後,也回到了屋裡。
有了這筆錢,原本空虛的小金庫,一下再度豐盈了起來,算上之前剩下的錢和新拿到手的稿費,李長河手裡有接近兩千塊了。
這樣的話,完全可以考慮買房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