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正是高俅安排的殺方臘人選,當日高俅接到宋徽宗趙佶的密旨,便在苦苦思索,但一直沒有萬全的良策。直到大軍到了威勝,高俅見到了王寅。
安頓好張慶等人後,高俅在營帳單獨召見了王寅。
高俅向王寅問道:“當日方家犯下謀逆大罪,是本官一時心軟,在官家麵前為其擔保,官家這才答應讓方臘將功贖罪。而當時方家也答應本官,日後與明教再無瓜葛。可如今,方臘雖然廣告天下,不再擔任明教教主,為何又與明教中人藕斷絲連?”
這事確實是方臘做差了,明明答應不再與明教再有瓜葛,但這次行動動用的都是明教的力量,隨自己一起來報信的明教中人就在軍中,難怪高俅這麼生氣。
所以麵對高俅的這個責問,王寅也隻能支支吾吾地表示:“若非借用明教的名義,方臘此次也不能如此順利地混入反賊內部,得來這麼多的情報,實非迫不得已,還請高大人體諒。”
“體諒?”高俅冷笑一聲:“我體諒他,誰來體諒我呢?我是他方家的保人,他方臘做事就應該考慮到。你看他說的那些,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若是傳到朝中,言官又如何能放過我?官家又會怎麼想?”
王寅知道本朝重文輕武,武官哪怕是立下蓋世奇功,在朝中也是如履薄冰,武曲星狄青大破西夏、夜襲昆侖關、平定儂智高之亂,立下這麼多的蓋世奇功,最後還是抑鬱而終。
王寅一身家傳武藝,天下罕逢敵手,但也知道本朝武將沒有前途,苦心研讀經書,被江湖上譽為文武全才,但奈何大宋人才濟濟,半路出家的王寅屢次名落孫山,這才絕了讀書做官的心思,但一顆求取功名之心從未熄滅。
這次得知方臘得貴人賞識,入職皇城司,王寅便拋下一切,來到京城和方臘彙合,希望憑借一生所學也能被貴人賞識,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麵對高俅所言,王寅沉默了,若是再為方臘辯解,勢必得罪高俅,而高俅是王寅目前所能接觸到的最大的貴人。
高俅知道王寅是方臘的人,故意在王寅麵前這麼說,就是在試探王寅對方臘到底有多忠心。
王寅明顯也是聰明人,知道高俅明知自己是方臘的人,還在自己麵前表露了對方臘的不滿,必有其用意,所以隻是弱弱地為方臘辯護兩句。
為方臘辯護是必須的,自己在高俅心目中是方臘的人,哪怕高俅想要招攬自己,如果自己毫不猶豫地拋棄方臘,改投高俅,會給高俅留下一個此人不念舊主,薄情寡義的印象。
但是辯護的時候,王寅通過支支吾吾的語氣向高俅隱晦地表明,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是方臘帶來的,雖然也和你一樣,對他違背諾言,和明教牽扯不清不滿,但不得不為他辯護兩句。
高俅聽懂了王寅的意思,所以緊接著就表示,方臘的所作所為已經給了我朝中政敵攻擊我的口實,我必須先發製人,將他除去,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