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全程不做主,因為趙佶清楚地知道對上蕭奉先,自己的話沒有張安安有分量,萬一被蕭奉先當著天下子民頂回來,那就什麼臉麵都沒了。
之前張安安有已經有點不悅了,向蕭奉先表示達不賴的做法有點無賴,蕭奉先怕張安安像之前一樣上頭,所以主動表示一切按照公子的意思來。
蕭奉先如此上路給麵子,張安安很受用,大聲表示達不賴說得也沒錯,法不禁止即可,但這是一場騎射比試,將這麼多的障礙都碰倒了,終究有違初衷,所以智清大師也沒錯!
張安安打了圓場,雙方都有了台階,然後張安安表示智清大師說得很對,達不來既沒有射中又碰倒了這麼多的障礙,騎術、箭術都沒有體現出來,這樣是不行的!所以將場上的障礙全都恢複原裝,誰若是再碰倒,就算是輸!
因為這場比試畢竟是花榮誇下海口再先,自己這樣等於幫花榮降低了一點難度,至少花榮之前已經逼得達不賴碰倒了障礙,所以張安安接下來征求了一下蕭奉先的意見,你看這樣怎麼樣?
以今天花榮在擂台上展現出來的騎術,蕭奉先清楚地知道就算是按照自己提出的騎射來比試,花榮大概率也不會輸,如今仙尊之子遵守承諾,隻不過完善了一下規則漏洞,自己若是還不答應,這就有點太不給臉了,自然是應了下來,一切以公子為準!
這個時候,場上的達不賴提出了一個小小的建議,按照達不賴的說法,不管是任何比試都有個時間限製,總不能花榮一直不射,就這麼一直比下去吧,讓這麼多的貴人都乾等著吧!
達不賴清楚地知道,如果任由這樣下去,自己是輸定了,自己已經沒有了反擊之力,花榮隻需拖著自己,自己最終一定是先被拖垮的那個,因為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防守一方承擔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就像守城戰,守城的一方會千方百計出擊,不是為了殺敵,而是為了提升士氣緩解心裡壓力。
如果有了一個時間限製,那麼作為防守一方就有了希望,就有信心熬過去了!
張安安這個學渣不懂,但是身邊有人懂啊,公孫勝就上前提醒了師祖,向師祖闡明了其中的道理。
不過張安安不在乎,花榮已經用實力向世人證明了就算是騎射,宋人也在遼人之上,已經極大的鼓舞了宋人的士氣,張安安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張安安之所以和蕭奉先追加了這場賭局,完全是因為前兩場輸了,宋人受到了打擊,士氣有點低落,為了提升士氣賭的。
現在武鬆成功扳回一局,花榮又將遼人在最引以為傲的騎射逼得如此狼狽,宋人的士氣早就回來,張安安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至於說輸贏對張安安來說,根本就不重要,不就是一根馬鞭嘛,就算是黃金做的又如何?能值幾個錢啊?老子有錢,輸得起!
如果張安安知道蕭奉先的那根馬鞭的意義,也許就不會這麼輕鬆了,但這不是不知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