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人永遠不可能獲得認知以外的財富,比特幣那麼便宜,在這個年代,又有幾個人看重。如果不是陳平點提點,王聰打死也不會想到這玩意。
如果說兩個人以後再也沒有打交道的機會,陳平江將這個消息透露給王聰和勤奮,實際上是有點在坑他倆。
因為比特幣在10年間那麼多次起起伏伏,沒有幾個人能夠扛得住,拿到最後。
拋開這件事,陳平江在隔天低調前往和平飯店。
在相關部門的撮合下,他在這裡見到了兩位夢寐以求想見的人。
張汝京、梁孟鬆。
如果問對中國芯片貢獻最大的人是誰,那一定繞不開張汝京和梁孟鬆。
至於有人說什麼陳進、王陽元、嚴曉浪、鄒世昌、許居衍,那純粹是在反諷。
陳進是漢芯造假的主謀,涉嫌騙取國家經費,後麵四人是審核四人組,一手將陳進抬了上去。
要知道審核四人組沒一個是簡單的,什麼北大微電子研究院院長、浙大信息工程院長、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裡都不敢寫的情節,現實中居然存在。
見到張汝京和梁孟鬆二老的一瞬間,陳平江心頭的激動難以言表,腦子裡就一句話:“說服他們加入即將啟動的華芯項目,芯片就一定能做的出來。”
張老梁老此時正坐在一起仔細品茶。對待陳平江他們一來是對這個人好奇,二來也想看看他是什麼想法。
說到張老梁老,就不得不提到台積電,也不得不提到張忠謀,更是不得不提到中芯。
他二人的人生軌跡都離不開台積電、張忠謀和中芯。
張忠謀是誰啊?就是那個叫囂,大陸砸10萬億也造不出一顆高端芯片的家夥!!!
先說台積電。
2004年,是90納米元年,那一年奔騰4采用了90納米製程工藝,性能進一步提升。
而當時能達到90納米製成工藝的廠家有很多,比如英特爾,英飛淩,德州儀器,b,以及聯電和台積電。
8年後,2012年製程工藝發展到22納米,此時英特爾,聯電,聯發科,格芯,三星等,世界上依舊有很多廠家可以達到22納米的半導體製程工藝。
但從22納米開始,成了一個分水嶺。
當製程工藝進入14納米時,聯電(台灣聯華電子)止步於此。
台灣地區的“聯電”和“台積電”,曾被譽為世界芯片製造雙雄,這兩家公司,占據全球60%以上的芯片製造份額。
聯電,更是曾經的老大,但是聯電的製程工藝就止步於14納米了。
2017年,工藝步入10納米,英特爾倒在了10納米,曾經的英特爾芯片製程獨步天下,台積電三星等都是跟在屁股後麵追趕的。但是當工藝進入10納米後,英特爾的10納米芯片隻能在低端型號機器上使用,英特爾主力的5和7處理器,由於良率問題而遲遲無法交貨。
而在7納米領域,英特爾更是至今無法突破,而美國另一家芯片代工巨頭“格芯”,也是在7納米處倒下的。
美國自己的代工老大英特爾倒在10納米,格芯倒在7納米,而進入更難的5納米,隻剩下三星和台積電。
三星在14納米的良率比不上台積電,在10納米的效能比不上台積電,在7納米的研發製程比不上台積電。
你隻有達到正式量產且高良率的時候,才能談成功,後來台積電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能力量產5納米乃至3納米的代工廠。
視線回到國內,中芯國際是唯一一家能拿得出手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的14納米工藝芯片,力供華為。
哪怕到了2023年,世界上也隻有四家企業可以造7n,分彆是中芯、台積電、三星、英特爾。
中芯是怎麼起來的呢?
沒錯,張汝京是創辦者,梁孟鬆是扛旗者。但同樣他二人最後也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中芯。
1977年,張老進入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那時候他隻是個小工程師,張忠謀卻是資深副總。
這兩人在職位上天差地彆,也沒人能想到多年後雙方成了“宿敵”,一個在台灣創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芯片代工企業,一個幫助大陸打下半導體代工的基石。
因為德州儀器放棄dr產業,張汝京選擇提前退休,回到台灣找到投資、利用人脈創辦了世大半導體。
這一年是1997年,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85年就回到台灣創辦了台積電。
世大半導體創辦的這一年,台積電剛好在紐交所上市。
而世大半導體,有著德州儀器校友會的支持,在技術實力上擁有相當實力,僅僅用了三年,世大半導體代工就實現了盈利,可謂神速。
2000年,台積電以50億美元的高價買下張汝京創辦僅三年的世大半導體。張汝京並不想賣,但是股東都同意,最後談價格的時候他都沒露麵。
時的張汝京已經心生去意,當年他選擇從德州儀器提前退休,就是為了去外麵繼續他的半導體理想的,在台灣創辦世大半導體,雖然3年就發展不俗,但在半導體行業前,始終有台積電和聯電兩座大山擋在前麵。
台積電的並購案完成後,張汝京多次向張忠謀提出要來大陸發展,但張忠謀始終不同意。
但,張汝京依然下了決心,拋售台積電股票,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大陸。
當時的滬上經貿委副主任和張汝京是老相識,在滬上考察的時候,領導全在,一批大小官員陪著張汝京去張江選地,要哪塊都可以,當場就能給你定下來。
2004年4月,中芯國際注冊,5月張汝京帶領數百名工程師團隊和技術來到上海,8月就破土動工,可謂是全世界最快的芯片廠建廠記錄。在首批投資名單中有滬上實業、北大青鳥、也有高盛、和新加坡淡馬錫。
在張汝京的努力下,中芯國際擴張神速,中芯在滬上一口氣建了3座八英寸芯片廠,京城建了2座12英寸芯片廠,隨後又收購了摩托羅拉的一家8英寸芯片廠。你不可能看到比這更洶湧的投資手筆了,光一條8英寸芯片生產線耗資數億美元,一條12英寸的耗資10億美元。
動用如此之多的資金擴張出來的成果,自然使得中芯快速衝進產能的前三甲。
麵對這樣的衝擊,台積電也急了。
透過其他渠道給張汝京施壓壓力,先是罰款,而後更是通緝!
另外一頭,因為分成幾股勢力,公司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外資認為張汝京盲目擴張,從2000年創辦到2009年,這接近十年時間裡,中芯沒有一年是盈利的。麵對壓力,張汝京解釋:股東隻看到中芯業績差,卻不懂其他同行比中芯起步早了20年,中芯國際是在用自身連年虧損,來拉動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升級。
這也正是陳平江為什麼不願意引進資本的原因!
再後來的融資,張汝京選擇了國企,大唐電信。2008年11月,國企大唐電信入股中芯國際,成為第一大股東。
好景不長,09年台積電起訴中芯侵權,中芯敗訴,要求中芯賠償10億美元。
中芯沒那麼多錢,找台積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