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父子兩人蹲路邊又簡單地說了些話後,陳子謙說要去宏山家,陳安知道,他肯定還是不放心,準備去找宏山問問情況,也找宏元康商量一下。
在陳子謙去大村子的時候,陳安也跟著往回走,見陳平拖著四根粗大的竹子回來,他趕忙上前幫忙,一前一後扛著往家裡走。
往漢中來回奔忙一趟,陳安也覺得挺累,早早地洗漱後就去睡覺了,連陳子謙什麼時候回來都不知道。
等他一覺醒來,一家子都已經去上工了,隻有兩個小侄女蹲在火塘邊烤紅苕,見陳安下來,雲蘭挑著最大的分了一個給陳安。
陳安欣然接過來,剝了皮才發現這紅苕隻是表層熟了,裡麵還是生的,不過,不管生熟都能吃,也就有些無所謂了。
吃了紅苕,陳安洗了把臉,拖來凳子,找來篾刀,又用斧頭簡單做了一個破開竹子的十字楔子,用一個麻布袋子墊在自己雙腿上開始修理竹節、破竹,劈篾。
他現在腿腳完好,這又是上輩子熟練得不得了的事情,做起來很順手,於是,等到陳子謙等人回來吃中午飯的時候,看到門前已經擺放了不少用來編織的篾絲。
一家子看著那些粗細均勻的篾絲,麵色都有些古怪。
耿玉蓮和瞿冬萍也是在昨天晚上才聽陳安說會篾匠手藝,從沒見他學過,哪肯相信。
現在看到這些東西,心裡都犯嘀咕。
一家子進屋,看到正在炒肉的陳安,耿玉蓮最先忍不住問道:“幺兒,那些竹篾真是你弄的?”
“肯定是撒!”
“怕不是請彆人來做的吧?”
“我去請哪個?村子裡會編背篼的,都去上工了……還是不相信嗦!”
陳安笑了起來:“不信你問兩個幺兒,她們今天早上一直在旁邊看起……早上就沒有人來過。”
兩個小侄女很是配合地點點頭。
“實在不相信,吃過飯,我弄給你們看不就行了。”
他也懶得解釋了。
很快,炒好肉出鍋,陳安端菜上桌,招呼一家人吃飯。
一頓飯吃完,陳安也不墨跡,徑直到屋外,當著一家人的麵,拿起篾刀,熟練地將一筒青竹,用十字楔破成四瓣,然後一塊塊劈成更為細一些的竹片,再將竹皮、竹心剖開,分成青竹片和黃竹片。
然後再將竹皮部分,剖成編織用的青篾片。
剖出來的篾片,要粗細均勻,青白分明。再把它不同的部位做成各種不同的篾。
竹的青篾絲柔韌且極富彈性,可以剖成比頭發還細的青篾絲,青篾最適合編織細密精致的篾器,比如瀝米用的筲箕等;
黃篾柔韌性差,難以剖成很細的篾絲,故多用來編製大型的竹篾製品,如曬席等。
編織背篼,那難度比製作其它竹製器皿要簡單也要粗糙得多,陳安操作起來,不要太簡單。
看著陳安行雲流水的動作,一家子這下不得不信了。
他給一家人的感覺,像個有過多年手藝的老篾匠,那麻利熟練的程度就不是新手能比的。
“啥子時候學會的哦?”陳子謙百思不得其解。
“真的是看看就會了!”
陳安一口咬定:“我就是閒著沒事的時候,看人做了下,覺得不難,但事實上也真的很簡單。”
“你能編些啥子嘛?”耿玉蓮倒是很高興。
陳安想了想:“都不是太難,家裡用得到的,我都能編,就是有些費時間。”
“這下好了,有了這手藝,以後家裡邊缺啥子,都可以自己做……想不到,幺兒還是個篾匠天才,看看就會!”耿玉蓮滿臉笑開了花。
陳子謙則是搖搖頭:“劈篾隻是最簡單的,要等編出來才曉得。”
“老漢,你就等起看!”陳安信心滿滿。
他嘴上這麼說,想起上輩子那幾十年的廢物生活,心裡卻也是陣陣苦楚。
篾匠對後世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
在現在這年頭,竹器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生產、生活用具。
床鋪、躺椅、菜籃、筲箕、桌子、涼席、淘箕、蒸籠,甚至連熱水瓶殼、裝衣服的箱子也是竹編。
隨著塑料製品的出現與普及,竹編製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被淘汰,篾匠也日漸沒落。
在現在的山村,碾出來的玉米、水稻,過後都要用篩子篩掉玉米皮、稻殼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達,各類機器打出的米麵越來越純,篩子也越來越用不著。
精致的太陽傘代替了原來的鬥笠、油紙傘,各色各樣的皮箱代替了竹箱,電飯鍋的出現,不再用木桶蒸飯,因此筲箕、蒸箅等也派不上用場。
再過上二十年,鬥笠、簸箕、筲箕、箢篼、背篼、竹籃等竹編儼然成了農村大部分家裡古老的記憶,成了老“古董”,在城市就更不用說了。
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
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