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嘀咕一句,還沒來得及收回腳,就聽到方知微說:“你腳下踩的地方是隗道,五行歸陰,八卦屬坎,坎中帶水,水行陰元,必是極陰之地。”
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又說:“是不是覺得腳下特彆涼?”
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她繼續道:“你剛才被嚇到了,如今又踩了隗道,必定出有東西纏上你,隻需要…”
說到這裡,方知微沒再繼續說下去,而是從包裡摸出一個黑色手套帶在手上,然後猛地朝我旁邊抓了過去。
隨著她的動作,我能明顯的感覺到附近的氣溫降低了。
旋即,她緩緩縮回手。
等她把手縮回來後,手掌多了一個小東西,約莫一根指頭大小,渾身通黑如漆,有點像是蜥蜴之類的東西,但尾巴卻像極了魚的尾巴。
這讓我好奇的很,就問方知微這是什麼。
她瞥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手中的小東西,淡淡地說:“鼉(tuo),一旦讓這東西纏上,輕者打幾個寒顫,重則雙腿出現短暫的麻木,無法行走。”
這讓我立馬想到了一個事,我記得有次開夜車,開著開著,也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有點冷,忍不住打了幾個寒顫,再後來想要踩刹車,腳下卻怎麼也使不上力,好在當時並沒有釀成重大車禍,僅僅是撞在道路一旁的行道樹上。
現在聽方
知微這麼一說,我好似有些明白了,莫不成我當時被所謂的鼉纏上了?
我下意識伸手想要摸摸鼉,沒等我碰到鼉,那方知微製止道:“彆碰!”
我連忙縮回手,就問她怎麼了?
她沒說話,而是將那東西朝地麵丟了過去,邪乎的是,那東西剛從她掌心掉下來,立馬消失不見。
這種消失不見,並不是跑了,而是立馬隱形了,就好似從未出現過。
“剛才…怎麼不見了?”我死死地盯著方知微的手套,心中儘是疑惑。
我見過不少引路人,那些人的手法大同小異,可方知微的手法卻跟他們完全不同,尤其是她的手套,我從未見過。
她小翼翼地將手套收了起來,然後跟我解釋了幾句。
她告訴我,她戴的手套其實並不是手套,而是幡,名叫探陰幡。
據方知微所說,這探陰幡的用材是宋徽宗後背上的一塊人皮,極為珍貴,又說這探陰幡是我祖母傳給她的。
隨後,她帶著我在黃泉路上溜達了一圈,也跟我講了一些關於馬路的知識。
通過她的講解,我忽然覺得自己在公路局那三年白待了,因為她說3.5米寬的馬路,可以分為三條道。
不對,嚴格來說,是七條道。
用她的話來說,馬路最中間的位置稱之為禦道,也叫正道,正所謂三條大道走中央,說的就是就是這個理,左右兩旁稱之為丹道跟羌道,馬路兩旁的渠道,左邊為踏道,右邊為隗道,渠道一側則稱之為墮道,而馬路的儘頭被稱之為陛道。
除此之外,她還告訴我,黃泉路從鎮子到陛道分為五個轄區,我問她是哪個五個轄區,她沒告訴我。
我問她關於十三座土地廟的事,她也沒告訴我,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這事隻能告訴黃泉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