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這部電影麵對的是音樂之聲的觀眾,她們失蹤很久了。”
“音樂之聲?茱莉·安德魯斯那部嗎?”羅納德不太明白斯蒂文的意思。
“你應該明白的,羅納德。我看你拍電影從來就很懂得怎麼吸引觀眾。你知道音樂之聲的觀眾是哪些人嗎?”
“我想是那些家庭主婦,和一些當父親的成年人,也許會帶孩子去看吧。”羅納德想了想,回答道。
“是啊,她們就是電視發明以後,從電影院失蹤的那群觀眾。但是有的時候,她們又會被某部電影激發,重新走進影院。我們不知道這裡的關鍵是什麼,這是在賭博。”
“哦”,羅納德有點明白斯皮爾伯格的意思,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弗蘭克·普萊斯想讓斯皮爾伯格參與電影,用他的真實故事改編,作為電影營銷的噱頭。
電視發明以後,最先從電影院的固定觀眾群裡消失的,就是家庭主婦。
她們的娛樂,從電影院裡那些專門為主婦拍攝的電影,轉為看電視裡的肥皂劇。
羅納德也看過不少電影的市場調查報告,裡麵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電影觀眾。
對此,好萊塢有明確的定義,就是在去年一年時間裡,走進過電影院十多次以上,有固定觀影習慣的觀眾。
這些主婦,可能偶爾每年會進電影院一兩次,比如羅納德的“壯誌淩雲”,或者斯皮爾伯格的“t外星人”,除此之外,她們對剩下的那些電影就敬而遠之了。
如果你的電影的主要觀眾,是這些人的話,那麼你就是在賭博。賭你的電影有某些特質填補了電影的空白,講述了以前電影從未觸及的某些重大現實問題,最重要的還要拍的好看。
這樣你才有通過口碑,激起更多平時不看電影的,“音樂之聲失蹤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其實比較小,所以斯皮爾伯格這樣的成熟導演,是敬而遠之的。特彆是在他上次拍攝的反應重大現實問題的電影“紫色”,在獎項上徹底失敗以後。
這部斯皮爾伯格寄予厚望的電影,在票房上因為有大規模宣傳,和他首次觸碰現實題材的噱頭,四月份已經拿到了8000多萬的票房成績。
但是在奧斯卡獎上,斯皮爾伯格遭遇了羞辱。電影“紫色”拿到了11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改編劇本,卻單單沒有給斯皮爾伯格最佳導演的提名。
最後在頒獎晚會上,11項提名全部落空,羅納德在現場感覺很尷尬,特彆是每次鏡頭掃到斯皮爾伯格的時候。
連上麵的主持人簡·方達宣布最佳影片頒獎嘉賓的時候都無比尷尬。晚會後的派對斯皮爾伯格也沒有參加,拂袖而去。
反正短期內他和沒有給他最佳導演提名的奧斯卡組委會,是結下了梁子,那些有投票權力的會員們,也不想讓年輕的斯皮爾伯格這麼快拿獎。
因為有了這一段經曆,羅納德對導演這部現實題材電影也有了不少顧慮。
再加上……
“海倫還是在纏著你要演主角嗎?”尼西塔找了個機會單獨問羅納德。
“她是這麼想,我覺得有點煩……”
羅納德有點不好意思,自己不太想導演海倫·斯雷特。一方麵她的演技不怎麼樣,但是自視甚高。親近的人羅納德導演起來覺得又不好說重話。
另一方麵這部電影有不少不那麼好的情節,女主角是一個攀附公司老板的情人,靠著老板的關係,才在財務部做到了主管。雖然最後和男主角走進了婚姻,但是這種情節對演員的形象是有傷害的。
不過海倫·斯雷特對演技發揮的空間的要求,超過了其他的一切。她很想演女主角,纏著羅納德刻意奉承。羅納德一方麵享受海倫的溫柔,另一方麵又覺得有點煩,最好要麼自己不導演,要麼海倫不要演主角。
但這話又不太好說出口,總之有點尷尬,隻有人經紀人在中間想辦法斡旋,既勸海倫放棄,又能找到不傷自尊的借口。
“我會找她多聊聊的”,尼西塔當然要積極為羅納德分憂,“你先去倫敦,等你回來,我應該處理的差不多了。”
“嗯”,羅納德回頭問助理大衛·西姆金斯,“那個埃莉諾送來的劇本怎麼樣?”
“劇本是好劇本,但是寫的是肯尼迪大統領時代的老故事,而且也有點觀眾群的問題。愛看當時的小姑娘的故事的觀眾,現在也都是中年主婦了,她們也是……”
“也是音樂之聲失蹤的觀眾是吧?”羅納德擺擺手,你把劇本給我一份,我在飛機上看看吧。等我從不列顛的“壯誌淩雲”王室首映回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