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的中國,每年戛納電影節的時候,往往會傳出某條新聞:“XX主演的XX電影登上了戛納電影節場刊”,再搭配上精致的圖片,一聽就非常的高大上。
實際上這都是忽悠傻子的套路。
場刊顧名思義就是電影節現場的刊物,它由一本叫做《每日銀幕》的雜誌舉辦,在電影節期間,每日一期,在現場免費贈送。
它刊登著關於電影節的各種信息,電影的資料、幕後、評論,以及……廣告!
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麵打廣告,明碼報價,幾萬塊就可以搞定,你要是肯出到十幾萬,封麵也上得。
場刊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頁的“場刊評分”。
這個評分由八到十二家媒體的影評人組成的團體打出,從一叉到四星分為5個檔次,滿分四分。
這個打分,被認為是金棕櫚的風向標!
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卵用。
比如,2014年,《阿黛爾的生活》橫空出世,拿到了3.6分,創下場刊打分記錄,最終如願拿到金棕櫚。
而兩年後《托尼·厄德曼》打破紀錄獲得3.7分,卻連個毛都沒拿到。
那一次拿到金棕櫚的《我是布萊克》,隻有2.4分。
總而言之,戛納電影節的場刊,就是個扯犢子圈錢的玩意兒。
但國內的片商卻利用這個扯犢子的玩意兒割了不少韭菜。
現在,場刊給《少林寺》打分了。
3.5分,震撼全場!
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分,《少林寺》劇組的人都激動壞了,連《俠女》劇組的人都跑來道賀,身為中國人,與有榮焉。
大家都是第一次來戛納電影節,不懂這裡麵的套路,還以為《少林寺》要拿大獎了呢。
隻有楊葉相當淡定,因為他知道這破玩意兒沒什麼卵用,不過看在大家都這麼高興的份上,他也不好掃了大家的興。
“很少見你笑!”楊葉對徐風說了一句。
這位冷麵美人被現場的氣氛感染,罕見地露出了一絲微笑,被楊葉看見了。
徐風的笑容頓時斂去了,淡淡地說道:“因為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人生路很長,總會有的。”
“嗯!”
整個展映期間,《少林寺》的放映廳人頭攢動,場場爆滿。映襯得其他展廳冷冷清清,觀眾寥寥無幾。
因為觀眾實在太多,組委會隻得延長《少林寺》的放映時間,使得這部電影放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開獎日那天還在放。
不管把電影藝術吹得多麼高深,觀眾始終還是喜歡看爽片。
《星球大戰》還要兩年才會出現,《少林寺》就是這個年代最炫目的視覺奇觀,爽片中的爽片。
電影最後那淩空一腳,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人們都想知道,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但楊葉才不會說呢,你們丫都猜去吧!
話題就是流量,流量就是票房,作為穿越者的楊葉深知這個道理。
江誌強樂壞了,原本還以為幫楊葉賣片是個苦力活,誰曾想這麼容易。
那些片商都爭著搶著要購買《少林寺》的放映權,根本不用自己到處去推銷。
在這種情況下,江誌強開始拿喬了,合作意向都收到,成交嘛,等頒獎禮之後再說。
雖然江誌強深知那些評委為了顯示自己有品味,越是熱門的電影越是不會給獎,但戛納影展從未出現過如此受歡迎的電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