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六七十年代拍攝了大量的戰爭電影,大多是反戰為主題的。
內容主要是表現戰爭狀態下的日本平民是多麼的悲慘,至於彆國人民被日軍侵略得有多慘,那就不管了。
由於這樣的片子拍得太多,他們還能花樣翻新。
比如有一部叫《赤色天使》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叫阿櫻的戰地護士和日軍搞黃色。
一個日軍士兵被我軍炸掉了手,導致他沒法打飛機,於是阿櫻就幫他打飛機。
一個日軍軍醫天天給人截肢,產生心理障礙變得無能,阿櫻就讓他重新成為男人……
偏偏電影的主題還是正兒八經的宣傳反戰,表現的是戰爭狀態下底層的士兵有多慘。
這踏馬……也就日本人拍得出來。
像《賽德克巴萊》這樣,不僅僅是講述侵略和被侵略,而且還講了野蠻和文明之間的碰撞的電影,他們還未見過。
再加上前段時間角川春樹那廝炒楊葉和藥師丸博子的緋聞炒得飛起,以至於許多日本人都知道這電影得了金獅獎。
於是,電影上映之後,就一窩蜂湧進電影院去觀看。看完之後,許多人對部電影的視角產生了興趣,從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最終促使票房一路飆升,楊葉抵達東京的時候,票房已經達到了43億日元。
這裡要說明一下,2000年之前,日本的票房統計都是按照配給收入來的,實際票房是多少……粗略估算的話,大概是乘以1.7。
也就是說,雖然2000年之後《英雄》、《赤壁》這些電影在日本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
但實際上,是遠遠不如七八十年代李小龍、陳龍在日本創造的票房成績的。
《賽德克巴萊》在日本上映的名字叫做《風中緋櫻》,也像台灣一樣分為《太陽旗》和《彩虹橋》兩部。
但是沒有像台灣那樣,上下部份開上映,而是采用了映的模式。
映是日本70、80年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放映模式,意思就是幾部電影連在一起放映。
這種模式比較靈活,可以兩部電影拚,也可以三部電影拚,還可以拚音樂劇,甚至拚小型演唱會,怎麼著都行。
票價方麵,會有比較大的優惠。
《賽德克巴萊》上部講的是霧社起義的始末,結束的時候,賽德克人把小學裡的日本人殺了個精光,到了下部,就該講日本人的報複了。
作為日本人,不管他是出於什麼心理,都是迫不及待想看第二部的,映的模式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上下部聯影,時長過長,就使得每天排片量不足,上映了一個月,還是熱門影片,票房還在蹭蹭地漲。
這時候,由楊葉幫藥師丸博子創作的《水手服與機關槍》的同名主題已經發行,連續五周占據銷量排行榜一位,成為總銷量86萬5000張的超級熱門歌曲。
電影首映日,藥師丸博子的映前見麵活動在東京的丸之內、新宿、澀穀三家影院舉行,引得無數年輕觀眾蜂擁而至。
由於在東京搶不到位置,粉絲們紛紛前往大阪,參加次日在大阪舉行的見麵會。
但人數太多,足有上萬名粉絲搶不到位置,聚集在電影院門前,引發騷亂。
大阪不得不出動大量警力維持秩序,見麵會也由於警方的介入而被中止。
聽說映前見麵活動被取消的粉絲們為了一睹藥師丸博子的芳容,紛紛趕至大阪機場,在機場亦引起混亂。
藥師丸博子被迫坐車逃出機場前往大阪火車站,不料那裡也有大量粉絲蹲點,最後隻能一路駕車前往名古屋,再從那裡坐新乾線返回東京。
因為這段經曆,藥師丸收到來自大阪府警方的警告,“今後沒有許可希望您不要再來大阪”,被大家戲稱為藥師丸的“大阪入國禁令”。
經此一役,藥師丸博子的人氣徹底爆發,一躍成為超級偶像。
流毒東亞數十年的“偶像文化”正式成型!
電影、音樂不再是主要的賣點,真正的賣點是偶像。
電影和音樂這些東西,隻是用來收割粉絲的道具。
話說回來,日韓、中國港台的早期偶像,都還是有點東西的。
到了2010年之後的內地偶像,比如炮王那波人,就純靠賣臉了。
炮王唱歌能把你聽聾,演戲能讓人生理不適。
楊葉記得他有一次聽到炮王和周華建一起唱《刀劍如夢》,馬勒戈壁,真是難為旁邊的周華建了。
還有一次,炮王主演了周星池和徐刻的《西遊伏妖篇》,草泥馬,那演技尬得啊……
楊葉在電影院坐了一會兒就渾身不得勁,出了電影院,吐出一口濁氣,頓時感覺,啊,空氣多麼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