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他,就是他,化成灰我都認識他,他就是各位大人所要尋找的那一個人。”
剛剛從一處寶物空間之中回歸,依然大失所望,毫無所獲,心情正不爽之時,忽然耳畔傳來一道聲音,下意識的尋聲望去,陌生的麵孔,普通的相貌,從未見過對方,但說話者右手所指的方向,正好是自己所在的方向,抬頭看了眼周圍的情況,所在區域範圍之內,除了自己以外,空無一人。
“神經病!”得到琉璃的確認,自己確實不認識對方,與對方沒任何交集,雲啟小聲嘀咕了一句,相信以對方的修為境界,聽進耳朵不成問題,至於對方是否聽得懂,那就不是雲啟該考慮的事情了。
抬步轉身就走,向著下一個寶物空間走去,沒有理會那一位出聲者,雲啟當做沒有看見,卻遭到了出聲者變本加厲的行為。
“各位大人,雲啟要跑了,向著下一個寶物空間衝去。。。”
聲音的音量,提升了三倍不止,而且話語之提到了自己,雲啟明白,不是對方認錯人了,而是自己和琉璃同時失去了一部分記憶。
“麻煩來了?”雲啟看了一眼見自己沒有理會,擔心自己消失在對方的視野之中,急步衝向自己的陌生人,不如意的心情,更加的不爽。
但琉璃提醒自己,對方應該是受人之托,負責尋找,真正的主事者,應該在趕來的途中,因此,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擺脫對方的糾纏,最好的方法,是在主事者來之前,為自己尋找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為自己留一線生機。
雲啟在琉璃的建議下,選擇了隔壁的寶物空間入口處,將擋在自己身前的那一位陌生人,在與其錯身而過之時,一拳揮出,後者早有所準備,舉手格擋,但雲啟反應迅速,中途變招,直接擊向對方的下三路,正對方的小腿肚。
習過人體穴道圖的雲啟,此一擊,讓阻攔者身體如遭重擊,疼得咬牙切齒,身體順勢下蹲,捂著小腿肚,口中念念有詞,不是什麼文雅的詞彙。
“出門在外,任何一個決定,都需要自己負責,既然你已經做出了選擇,後果,也隻能自己承擔,這次是給你的教訓,若是再有下次,殺無赦!”雲啟心中的暴躁脾氣順勢而出,說完之後,心情好多了。
未等對方反應,雲啟再次向著寶物空間的方向前進,這次步伐加快了不少,與阻攔者的衝突雖然短暫,但也耽誤了不少時間,趁現在其他人還未到達之前,先到達寶物空間入口,等待未知敵人的出現,在了解基本情況之後,再行決定應該如何處理此事。
雲啟和琉璃的計劃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離寶物空間入口處,不過幾步之遙之時,忽然雲啟感覺周圍的環境不太對勁,似乎轉瞬之間換了朱顏,未來得及反應,一道勁風襲擊而來,雲啟縮頭驚險的避開了,同時向著襲擊而來的方向,大力推出一拳。
襲擊者怎麼也沒有想到,雲啟竟然還敢反擊,反應不及,硬生生的挨了一拳,後退了七八步。
“不錯,不錯,人族,以三星境界的修為,既然能夠擊退本少,你的肉身之強,人族之中少有對手。”
“傳送?”周圍的環境與上一刻的位置完全不一樣,而且周圍已經被包圍了,隻有一處方位包圍者人數較少,而在包圍者的身後,是五層中央區域,與那無底深淵的距離,不過十來米,雲啟頓時有了主意,計算得當,應該可以利用一下。
將自己的初步想法告訴琉璃,後者明白了雲啟的意思,離開雲啟的肩膀,於半空之中停留,以上帝的視角,觀察包圍圈的情況。
“少年人,人群中可是有不少熟人,都是那一次龍宮衝突之時的老熟人,而這一次對你進行阻攔的主力,應該是龍族強者,所以,少年人,現在明白自己被包圍的原因了吧!”初步情況有所了解,事件的起因也與琉璃的判斷差不多,應該是龍族的報複行為。
了解了基本情況,雲啟明白,來者不善,目的應該是為了那一次龍宮之行,而對方如此大費周章,最有可能目標,是為了自己身上的那一枚令牌。
第(1/3)頁
第(2/3)頁
“少年人,小心點,姑奶奶見到了有古族隱藏於人群裡,動機不明,也許想要渾水摸魚,對於你的那一塊永恒令牌,對方若說不感興趣,鬼都不信哦,何況是人了。”
琉璃一口說出其中的關鍵,欲望是原罪,雲啟的那一塊令牌便是讓各大勢力強者產生占有欲的罪魁禍首。
距離與歸墟對峙之事,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那些離開者應該也已經將當初的情形,散布開來,一塊能夠讓王座境界強者忌憚的物品,不是極品寶物,又如何能夠辦到,何況雲啟所在的川蜀雲族,沒有人聽說過,說明隻是一個小家族,如此不入流的家族,不可能擁有如此恐怖的寶物,唯一的可能性,便是在妖塔所得。
妖塔寶物,為無主之物,人人得而居之,都認為自己才是寶物的最佳選擇。
於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在見到龍族強者對雲啟的圍堵,也都起了心思,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自己能夠坐收漁人之利,成為最後的贏家,以令牌為保護傘,探尋更多的寶物空間,為自己獲得更大的資源。
“各位道友,我們之間,是否有誤會。。。”
“人族,交出我龍族重寶,今日便饒你一命,否則,殺!”了解雲啟在龍宮之中的行為,明白雲啟的那一張嘴巴,說死人不償命,沒有給雲啟多餘的話語時間,一出口便是威脅。
“龍族的各位大人,不知你們所說的那一件寶物,為何物?在下之前雖然在一處寶物空間之中,見過兩件與龍族有關的寶物,但也僅是見過,未曾擁有過,在場中,有不少道友當時與在下同行,他們可以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