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派遣軍方麵雖然早就得到了國民政府冬季攻勢的詳細計劃書。
但日寇所轄隊伍對於此次作戰並不重視,因為之前國民政府也組織了春季,夏季,秋季攻勢,全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直到戰爭真正來臨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麼離譜
而目睹此次大規模的襲擊,華夏派遣軍高層更是有一種聲音。
這是侵華戰爭八年來最大的一場決戰,並且,他們一致認為,現在,就是侵華軍隊跟國民政府正式決戰的時刻。
自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以來。
日寇為了逼迫華夏政府快速投降,先後發動平津作戰,淞滬會戰,金陵會戰,徐州會戰,華中,華南,華北大部分地區被日寇所占領。
緊接著,趁國府一再頹敗,日寇第一十一軍趁機發動武漢會戰,意圖全殲國府主力軍隊。
國府軍委會高層看穿日寇意圖後並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跟日寇決戰。
他們認為時機未到,輕易將底牌暴露出來會導致抗戰全線崩潰。
因此,軍委會高層決意放棄武漢,將大量兵力轉移向後方,並且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準備。
而武漢會戰的結束也標誌著抗戰進入到了第二階段,就是戰略相持階段。
時間來到民國二十八年,為了逼迫國府簽下投降書,日寇前後對廣州,廣西發動攻勢,意圖斬斷國際補給線,進一步削弱國府的力量。
可戰線的不斷拉長也令日寇在管理上出現了許多紕漏。
為了進一步鞏固侵華戰果,日寇不再盲目擴張。
但是,由於華夏戰場上的資源無法承擔起本國的消耗,日寇製定北進計劃,意圖通過開辟新版圖獲得大量支援。
可惜,諾門罕跟張鼓峰的兩次戰役,日寇被朱可夫率領的第一集團軍打的找不著北。
無奈之下,本土隻能選擇放棄北進計劃。
日寇接連的失敗也讓國府看到抗戰的希望。
十一月份,經國府軍事委員會批準,國府九大戰區一百二十個師向日軍發動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反攻。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次戰鬥一開始,國府方麵傳來的捷報不是他們獲得了多大的戰果。
而是紅黨方麵晉察冀軍分區第一軍分區在黃土嶺用迫擊炮炸死了日軍中將,阿部規秀。
阿部規秀是華北方麵駐蒙軍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
也是在十月份剛剛獲得本土嘉獎並晉升為中將的帝國新星。
此人號稱是新戰術指揮專家,極為擅長山地作戰。
想不到卻是在自己最為擅長的領域被人輕鬆擊敗。
阿部規秀的死亡令本土極為憤怒,華夏派遣軍最高司令官西尾大將再一次受到本土斥責。
大本營認為西尾大將的能力已經不足以指揮華夏派遣軍繼續擴大戰果。
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西尾大將當即命令第21軍,第22軍向桂南地區發動攻擊。
桂南會戰一觸即發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