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有何高見?」開口的是一位內閣大臣,年過五旬,背部微駝;雙眸炯炯,精神奕奕。….
內閣首輔瞅他一眼,去明嫿身邊的下手處落座;而後朝明嫿作揖,表示見禮。
其餘官員跟著落座,乾清宮的椅子不過片刻便坐滿了人。
明嫿朝他笑了笑,繼而看向了問話的官員,冷漠說道:「我不是黎國人,也不是其他國家的人,對你們國家沒有惡意;當然,今日能坐在這裡,不過是機緣巧合,也是看不過老百姓日子太苦。」
「朕明白,國師心懷百姓,不求名利;隻是,有一個國師的名號,對國師來說更方便行事。」
明嫿:恐怕是沒打消想把她綁在黎國的
主意吧。
永樂帝自然不會承認這一點,有點事情可以慢慢圖謀,卻不能說出口;哪怕你知我知,各自心知肚明,那也不能說。一旦說出口,麵臨的便是拒絕,這一點毋庸置疑。
眾大臣保留意見。
起居郎坐到了日常坐的地方,這裡日常坐著記錄皇帝的起居日常;還有記錄皇帝如何如何愛民,如何如何英明什麼的,反正跟寫史記的工作差不多。
「既如此,國師請。」
永樂帝親自表態,可以看出他是真的重視她;八位大臣沒再發難,隻觀望坐等機會。
明嫿微微頷首,道:「那我便簡單淺談一下,有疏漏,有不對的地方你們看著修改,提出意見都可以;我們的共同目的是讓百姓們能過上好日子。」
八位大臣:.......
這讓他們還怎麼黑?
瞧瞧人家多深明大義,連永樂帝都覺得她不慕名利,隻是單純的為百姓而來。
「國師儘管說。」永樂帝趕忙道。
「救下太子殿下後,我曾問過太子殿下,黎國的災難都有哪些;據我了解,洪水不是不能避免,甚至是減弱,乾旱也不是不能引水自渡;瘟疫不是不能治愈的疾病;治愈蟲災、狼災之類的更事兒,除卻蝗災,其實,蝗災也有應對之策。」
八位大臣不言不語,直勾勾盯著她,坐等下文。
永樂帝微微頷首,這些之前也大致談過一點。
明嫿斷斷續續說了好些天災**的應對之法,起居郎把這些全部記錄在冊;而後,八位大臣輪番看,又圍在一起討論,永樂帝望著明嫿出神。
明嫿垂眸喝茶,吃點心。
等八位大臣討論完畢,他們走到了明嫿身前,齊齊作揖感謝,「多謝國師大人,若是這些方法實施下去,必定能減少許多傷亡。」
「我隻是出主意,至於怎麼做,需要你們實地勘察;若是有那等擅長治理的人才,更好。」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
「您能將這些方法告知我們,已是對我們黎國最大的幫扶。」
八位大臣心服口服之後,不想著黑她了,放下成見後,反而放下身段請教;不懂就問是個好習慣,而八位大臣能坐上如今的位置,自然有這樣的優良習性,不懂就跑來問,有想法了也會找她商討。
明嫿對此來者不拒,想了解,想學都行;她知道的都教,至於最後要實施到各地,那是他們和朝廷的事兒。
她相當於是動動嘴皮,享受一下凡間生活;沒事出門走走,看看人世無常,偶爾也會體驗一下民間的生活,就這樣,她在黎國待了兩年。
兩年期間,黎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九尾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