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剛才大概率是有一條大魚觸動了水葫蘆,造成了水葫蘆異動。
這種事兒是常有的事兒。
聽到槍聲趕過來的另一隊巡邏隊還嘻嘻哈哈的嘲笑他們大驚小怪。
在這個年代,近海都能抓到幾十斤重的大魚。
再過七八十年,中國吃貨可以把海裡的魚吃到種族滅絕,連肆虐亞非歐的蝗蟲大軍,在到達印度以後,看到中國吃貨們已經準備好了燒烤爐和油鍋,嚇得一轉頭又飛回去了。
碼頭上的小鬼子們相互開著玩笑繼續巡邏,水中明亮膽戰心驚的用腳尖把自己勾下去,小心的收起這枚海丙型水雷,向一旁心驚肉跳的林小琳和林克咧嘴笑了一下,伸手指了一下海關碼頭。
林克點了點頭,率先遊了過去。
他太爺爺和二太爺爺是當年死守鮀城海關不退的五名警察中的二人,最終全部以身殉國。
後來,他爺爺說,其實當時他太爺爺和二太爺爺他們五個人是有機會全身而退的。
但是,為了拖住鬼子,他們放棄了最後逃生的機會。
鮀城海關,自0年鮀城開埠以來,就已經成立,後幾經變遷。
海關的成立,也標誌著鮀城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區。
近代中國海關是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產物,其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更加便利列強對華經濟侵略。
為達此目的,在以英國為首的各國列強施加壓力之下,通過迫使清政府臨時委辦,以及總稅務司赫德為了某種利益考慮而主動爭取承攬等多種渠道,擴展業務。
海關除稅務主業外,還兼辦港務、海務、衛生檢疫、郵政和氣象等多種業務,成為包羅近代各種新事物的特殊機構。
介紹這麼多,是為了說明海關在各國列強在掠奪中國經濟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全他娘的不是什麼好東西,各國列強逼迫清政府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打開商埠,實際上就是用經濟手段,對中國進行掠奪。
當時就有十三個國家在鮀城成立了領事館,有一些領事館主體建築,保留到了今天。
鮀城開埠後,各國列強在鮀城礐石山下大興土木(當時叫角石)
遠拍的礐石山下各國領事館
十三國領事名字及授任日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咱們不急
鮀城海關,當時是由米國人主持修建的,與清政府海關並列,被稱之為洋海關。
老三一時興起多說了幾句,也不知道算不算是跑題,但是,感覺該說。
言歸正傳、
米國人修建的洋海關,尤其重視排水係統建設,單以鮀城海關地下的排水管網來說,就算是跟我們現在的排水管網比較起來……
算了,還是說實話吧,尤勝一籌……
林克所說的有辦法混進去,就是準備利用鮀城海關碼頭地下排水管網,神不知鬼不覺的摸進去。
而他,在當警察的時候,曾有機會下去過,曆經百年,依舊還在使用中的鮀城海關碼頭地下排水管網……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