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老太爺說過,我們家隻了解綢緞,那就隻做綢緞生意,瓷器那行不熟,進去得有虧到底的準備,您剛才也說了,彆看他賣得火熱,私底下是虧是賺還不一定呢。”
瓷器刷刷的往外出,陶岩柏和妙真妙和收錢收到手軟。
王璁也喊得口乾舌燥,卻興奮不已,他和潘筠道:“等瓷器賣完了,我們就去綢緞莊買些布料,拿到京城去賣。”
潘筠:“要是賣不完呢?”
“簡單,一並拿到京城去賣,這些瓷器都是我一樣一樣精心挑選的款式,我可以保證,它們一定是今明兩年最流行的款式。”
“連常州府的人都這麼喜歡,北方人隻會更喜歡。”王璁自信的道:“要讓他們喜歡,隻需要一句話,這是江南今年最流行的款式。”
潘筠:……
攤位前人就沒少過,賣到晚上,全城的燈被點亮時,王璁已經另外開了三個箱子了。
燈籠才點亮,正是街上人最少的時候,大家都回去吃飯,或是正在飯館裡吃飯。
他們的攤位前終於冷清下來。
王璁給他們買了糖水和麵條,催促道:“快吃,快吃,一會兒人要多起來了。”
潘筠幾人凶狠嗦了一口麵,問道:“璁兒,你之前也是這麼做生意的?”
王璁點頭,“一開始都這麼做,也隻能這麼做,後來跟地方上的店家搭上線,這才少了自己擺攤賣。”
“但有些時候還是需要自己擺攤,”王璁笑著給他們遞糖水,“你們第一次乾這樣的事,累壞了吧?”
潘筠就問:“你幾歲開始擺攤賣東西的?”
“那可早了,自己賣些小東西,十歲左右吧,等帶上夥計出門,有十二歲了。”
潘筠四個都星星眼看他,太強了,真的是太強了。
潘筠喝了一口糖水後道:“大師兄真是為三清山付出良多啊,大師侄你真是為大師兄和三清觀付出良多啊。”
王璁不在意的笑了笑道:“我很喜歡賺錢的感覺,小師叔,你說改良的動力係統改得怎麼樣了?又過去七天了。”
潘筠低頭喝糖水。
王璁:“還有您說要默寫給我的《新墨經》和《奇物說》呢?”
潘筠咳嗽起來,道:“我已經默寫了五十分之一本,可以作為一冊了,我回頭給你拿。”
王璁一楞,“什麼書,五十分之一就能做一冊了?”
“《新墨經》,包含了力學、光學、幾何學、工程技術知識和超現代物理學,以及,數學。”
王璁挑眉,“說起來我一直有個疑問,小師叔,你既有《新墨經》,是不是意味著你有《墨經》?”
潘筠嘴角輕挑,“我還真有。”
是後來考古發現,加上曆史傳承下來的各種古書籍,修複彙總後編成的。
後來,被作為數據收在靈境的儲存玉片上。
而《新墨經》是靈氣複蘇之後,國家集百位科學家彙編的一套涉及了數學、力學、光學、幾何學、物理學和工程技術等的科學書籍。
當時大戰還在繼續,文明遭受破壞,誰也不知道,一覺醒來,這個科學世界是否還存在,所以《新墨經》是從蒸汽技術開始前的技術水平開始彙總,逐一推到當代的科學技術。
當然,全是基礎。
想要更進一步,那就要學習更多分類知識了。
可以說,學會了新墨經,做出《奇物說》裡十分之一的東西,古代世界可以變成現代世界。
潘筠神秘的道:“一般人我是不會告訴他的,這可都是寶貝。”
王璁激動的幾乎要跳起來,激動的道:“這可不就是寶貝嗎?”
“小師叔,你真的有《墨經》?墨家傳承的那個《墨經》?”
潘筠點頭。
王璁就不想擺攤了,“小師叔,你給我看看。”
“《墨經》還沒默下來,現在隻默了《新墨經》的一小部分,不是都和你說了嗎?再等等。”
王璁就冷靜下來,“小師叔,你的意思是,你把《墨經》都記住了,需要默寫?”
潘筠點頭。
王璁就蹲回去,繼續吃麵,片刻後還是忍不住道:“小師叔,我爹身上有挺多優點的,但說大話這一點你能不能不要學他?”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