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暢通無阻的到達皇城邊上的觀星台,跟著尹鬆一起上到台上。
一走到台上,皇帝就不由呼出一口氣來,露出笑來,“這裡的空氣的確比望星樓上的好。”
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內城的街道、人、攤販……
皇帝靜靜地看著,過了一會兒後指著一處問尹鬆,“尹卿,那是乾什麼的?”
尹鬆望去,認真看了一會兒後道:“應該是水車。”
他解釋道:“有些人家中無井,除了自己去挑,便是買水。臣看那是往海晏胡同去的,那裡住的多是官員,為了麵子,也不好親自挑水,或是讓家人挑水,所以沒有井的,大多是買水喝。”
皇帝就好奇的問道:“尹卿家中有井嗎?”
尹鬆:“臣幸運,租到的房子裡正好有一口井。”
說完又笑道:“便是沒有,臣也不怕丟麵子,胡同口就有一口井,我得閒了可以去挑水,我若不得閒,便差使小師妹去,正好這段日子她在京,倒省了微臣不少麻煩。”
皇帝聽了大喜,“你小師妹現在京中?”
尹鬆笑著頷首,“是,她來京中看我。”
皇帝立刻轉身,“走,帶朕去看看她,尹卿的修為就已經很厲害了,朕倒要看看比你還厲害的人什麼樣。”
尹鬆欣然同意。
曹吉祥愣了一下,然後立刻跟上。
倒是侍衛長勸道:“陛下,我等未提前準備,您出宮,萬一遇上危險……”
皇帝不在意,“又不是第一次出宮了,且也不是去外處,而是去尹卿家,你快去備馬,我們快去快回,還能趕上在宮門外的羊肉湯館裡喝一碗羊湯呢。”
曹吉祥根本就不勸。
他可知道這位主,那是隻能順毛擼,但凡逆一點他的心思,他就得不高興。
不高興,最後折騰的還是他們這些貼身伺候的。
更何況,出宮對於大明的皇帝來說的確不是什麼大事。
哪年小皇帝不往宮外跑幾趟?
當然,他也跑不遠,就在城裡轉轉。
一群人簇擁著皇帝下觀星台。
從觀星台出城可就近多了,往北走上三百步不到就是城門。
他們直接騎上馬,但才到城門口,迎麵就和坐著轎子的楊士奇撞上了。
尹鬆看到楊士奇的轎子,心中一歎,知道今天是出不去了。
看來今日的卦還挺準,有八成的可能,卻又功虧一簣。
唉,應該更有把握一些時再開口的。
尹鬆在心裡複盤,動作卻一點不慢,跟在皇帝身後下馬。
轎子裡的楊士奇也下來了,對著皇帝撩起衣服就要跪下行禮。
皇帝也知道今天出不去了,心中不悅,就等著楊士奇跪下,磕了一個頭才讓人扶他起來。
小皇帝和顏悅色的問道:“閣老怎麼這時候進宮?”
楊士奇也和顏悅色的回答:“老臣聽聞王質南下查礦工造反一事有了結果,故進宮來求見陛下。”
楊士奇當看不見皇帝一副出門的樣子,道:“事關江南安全,又春耕在即,故來得急了些,陛下可看過奏章了?”
沒有。
皇帝還未批閱到那份奏章。
這事的確重要。
皇帝心中念叨,怎麼江南這兩年這麼多事,不是勾結倭寇走私橫刀,就是倭寇藏寶圖;礦工造反,現在又冒出一個常州知府索賄貪汙。
這一刻,皇帝將怒氣都轉移到常州知府陳實身上,一邊和楊士奇轉身回宮,一邊問道:“朕聽聞此事是楊稷關照過的,閣老可知詳情?”
楊士奇還真不知道,不過卻露出了一個微笑,道:“臣雖不知此事,但楊稷素來急公好義,有俠義之心,或許是他聽到了此不法之事,見不得人受苦,所以關照了一二。”
楊士奇道:“臣讓都察院和大理寺詳查,一定將此事查明。”
皇帝點頭,“讓南鎮撫司協理。”
楊士奇微微皺眉,他不太想讓錦衣衛們插手,他們一旦插手,就很難保持住公正。
有罪變成更大的罪,而無罪也有可能變成有罪。
但皇帝已經開口,他又剛把人截住,一時倒不好反對了。
尹鬆早默默地讓到了一旁,目送他們離開。
從頭到尾,楊士奇都沒看見他。
尹鬆都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壞事。
他歎息一聲,看來小師妹還得再等一段時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