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基層官員。
大量的基層官員。
這幾個字,不斷的在趙尚德的腦海裡回蕩。
目前而言,大趙的官員是不夠用的,尤其是基層方麵。
這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是大趙國不接受大乾國的那一套統治係統,也沒有全盤接收大乾國的官僚,而是自己重新搞了一套新的官僚體係。
前朝的官僚係統,官和吏,是分開的。
而大趙國的係統,官和吏,兩者是一樣的,官是吏,吏就是官。
這一套官僚體係雖然剔除掉了大部分的廢物。
但,以神州目前的人才儲備來看,還是能夠滿足大趙國需求的。
大趙國的缺口。
是因為儒家。
兩千年前,某位有作為的帝王,采用了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政策。
確立了儒家的統治地位。
自此之後,儒家一路高升。
不僅僅從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還一舉鎮壓了其餘百家。
說白了,想當官,就得是儒家的人。
儒家方麵瘋狂打壓其他百家。
後麵的兩千年,更是將其他百家思想,融會貫通,成為儒家的一份子。
可以說,儒家不僅僅是儒家,儒家中,還包含的其他的百家學派。
這也是為何儒家中會存在如此多的學派。
除此以外,儒家更是代表了一整個知識階層。
儒家弟子的數量,占據了神州知識階層的九成以上。
其餘的一成,或多或少也受過儒家的影響。
儒家早已不是單純的儒家了。
它已是神州的知識階層。
趙公明討厭的腐儒,僅僅是儒家中的一部分,這部分很少,但卻掌握了主導權,能發出最大的聲音。
也是一顆老鼠屎,禍害了這鍋湯。
……
想要短期內補充大趙的基層官員缺口的話。
隻有一個辦法,就是重新任用儒家的那一套。
趙公明是絕不允許的。
他花費這麼多精力人力,可不是為了給儒家換個新家的。
大趙國的官僚製度,很明顯的一件事,就是要將儒家和知識分子階層,劃分界限。
你想要當官?
可以。
但你不能是儒家的人。
儒家的人,你連名都報不了。
你想要報名?
可以,改名換姓吧。
兵家,法家,名家,農家,你隨便挑。
就是不能是儒家。
短期內,有些小機靈鬼會改名換姓,背叛師門。
但,這一部分畢竟是少數。
儒家的思想,根深蒂固。
尊師重道。
儒家弟子普遍憐惜羽毛。
不願意背負上背叛師門的罵名。
儒家弟子,還在觀望。
他們希望朝廷能與儒家達成和解。
當然,這種觀望,純粹是做夢。
趙公明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決定無人能更改。
他厭惡儒家,就會一直厭惡下去。
直至厭惡的對象消失。
……
“看來,隻能這樣了。”
趙尚德知道趙公明想要什麼。
無非是分割儒家,將儒家從神壇上踢下來。
趙公明,以及朝廷的做法,已經明示了這一點。
知識階層,不等於儒家。
儒家不能代表知識階層。
讀書人的信仰,隻能是朝廷,而不是孔家。
這個壞人,隻能由他去做了。
一想到這裡,趙尚德就一臉的惆悵。
他公羊學派,可是儒家的正統啊。
當年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那位,也是他公羊學派的頭頭。
沒想到,兩千年後。
親自掩埋儒家的,會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