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怡和洋行,這次跌得更慘原本快漲到六十億港元的市值,直接被跌回到四十多億港元的總市值。
而環宇投資公司在這個月裡,也抓住了這次的機會,暗中快速吸納這兩家公司的股票。
這個月豐澤電器公司所發生的事情,對林浩然而言,側麵上來說是給他帶來了一個極其大的好處。
一場鬨劇,讓他加快了對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團兩家英資大行的股票吸納進度,同時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此刻,他持有的置地集團股票,已經達到了26.27。
而持有的怡和洋行股票,也達到了15.23。
可以說,兩家洋行,他都已經暗中成為大股東了。
置地集團這邊,林浩然更是有機會與怡和洋行爭奪控股權了。
怡和洋行的吸納進度相較於置地集團而言之所以如此之慢,是因為怡和洋行的英資財團持有的股票更多,導致股市中流通的怡和洋行股票遠遠比置地的流通股要少。
這也是為何置地集團的股票吸納得如此順利的原因。
林浩然坐到了蘇誌學的對麵,看著如今環宇投資公司的業務進度。
“老板,咱們的可用資金,差不多用完了!”蘇誌學在一旁提醒道。
“賬上還有多少錢?”林浩然很是詫異,足足58.24億港元的資金,這麼快就用得差不多了?
這實屬有些離譜。
他的潛意識中,一直覺得自己還有二三十億港元可用,對資金完全沒有緊迫性。
“我剛剛去了一趟財務那裡,她說賬上還有三千萬港元左右。”蘇誌學回應道。
“拿計算器給我。”林浩然指了指蘇誌學麵前的計算器說道。
接過蘇誌學遞過來的計算器,林浩然計算了一番。
從美國回來,他帶了足足57.44億港元回來,之後在愛美高公司那邊又得到了兩次分紅共計0.8億港元。
至於他旗下其它公司,林浩然從來沒有從那些公司賬戶上拿過錢,畢竟如果隨意從企業中將利潤拿出來,那企業本身就沒有可用資金去擴張了,他原本資金充足,自然也無須在旗下公司要錢。
所以他從美國回來之後實際可用資金大概在58.24億港元。
不過,後麵他先是在港燈集團那邊花了5.94億港元;
緊接著又給萬安公司那邊入資了2億港元;
不久之後又花了10億港元從會德豐洋行手中買下聯邦大廈、國際大廈這兩棟中環商業大廈;
隨後又花了2億港元從馬家那邊收購了東方報業公司;
緊接著又花了將近2億港元拿下中華煤氣公司49.9的股份;
與郭河年合作共同拍買上環地塊搞商業廣場項目前期資金也花了2.5億港元;
4月份又成功拿下九龍巴士49.9的股份,也花了大約3.6億港元的資金;
而置地集團這26.27股份,花了大約22.3億港元;
怡和洋行的15.23&股份,也花了大約7.6億港元。
不算不知道,這麼一算,他這半年時間,居然花了將近58億港元!
這花錢速度,哪怕是林浩然計算一番之後,都感到震驚不已。
“錢的事情,我會搞定的,置地集團的股份繼續按計劃吸納,怡和洋行可以暫時停止。”林浩然想了想,說道。
從麥理浩對怡和洋行的態度來看,他想要拿下怡和洋行,可能性有點小,但是置地集團他勢在必得。
在林浩然的心目中,怡和洋行的重要性也遠遠不如置地集團,所以他倒也無所謂。
怡和洋行能拿下也行,不能拿下,也可以成為他控製置地集團的一個重要談判籌碼。
這也是他要吸納怡和洋行股票的最重要原因。
“好的老板!”蘇誌學恭敬地回答道。
三千萬港元,用不了多長時間,因為置地集團的市值太高了。
此外,他近期還要花錢向利家購買tvb的股權。
但是,林浩然想要弄錢,倒也不難。
要麼,走老路,貸款!
要麼,從靑洲英坭公司、中華煤氣公司、港燈集團等旗下公司挪用資金,隨隨便便也能挪用個幾億港元。
要麼,就操控某家企業上市,從股市中集資。
或者賣某些物業、地皮等,如國際大廈。
不過第二個辦法,他不打算用,畢竟這些企業都要繼續用資金擴張,如今還沒到收獲的季節呢。
至於第三個辦法,想要操控一家公司上市,起碼也要兩三個月的準備,所以這條路也是個麻煩事。
國際大廈,如今也不是售出的最佳時機。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貸款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