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趕緊上去接聽,旁邊好幾個腦袋湊過來偷聽,包括頭上纏繃帶的彪子。
原來給他來電話的是《文彙報》的編輯。
“啊?轉載啊?還是兩家?《廣州青少年報》和《青年報》是吧,可以可以,以後不用專程問我,我全都同意,對,稿費直接彙到北大就行……”
魏明剛要掛電話,那邊突然讓他等一下,旁邊的同事跟編輯好像說了什麼,然後對方興奮道:“魏明同誌,現在又有一家報紙希望轉載,是《中國青年報》,目前是三家!”
掛了電話,幾位同事齊齊看向他,彪子代表大家問了一句:“啥叫轉載啊?”
魏明解釋:“就是一篇文章發表在某個報刊上,其他報刊覺得丫寫得真好,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出現在自己的版麵,所以就提出轉載請求。”
彪子:“這也太不要臉了吧!”
一位前輩碰了碰彪子:“沒聽到嗎,給錢的!”
彪子:“哦,那沒事了。”
給錢是給錢,但肯定沒有首發給的多,一般不會超過首發稿費的三分之一。
現在突然來了三家,相當於又多出一份《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稿費,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比自己那輛車還貴呢。
可是一次性來了三家轉載媒體,這也太反常了吧!
而且三家媒體還都不簡單,《廣州青少年報》是後來《廣州青年報》的前身,是當地團報。
《青年報》是魔都的報紙,和共和國同齡,也是魔都的團報。
《中國青年報》來頭更是大,中字頭的,算是前麵兩個地方團報的大哥。
78年複刊後《中青報》關於張誌新和張海笛等人的連篇報道成功讓全國人民都記住了她們,連九月號的《兒童文學》卷首都是悼念張誌新的文章。
這樣三份含金量十足的報紙突然要轉載自己的小說,這背後恐怕沒那麼簡單!
所以接下來魏明借口出去轉轉,然後來到了蔚秀園13號公寓。
這會兒魏平安一家四口吃完飯,正在看電視,剛看完新聞聯播,現在的播音員還是白雲大媽十分想見的趙忠翔,他也是這檔節目的第一個出境播音員。
“小明,快進來。”曉燕嬸把魏明請了進來,兩個小的立即圍了過來。
喜子開始碎碎念:“明哥,我的小人書已經看完了,但樂樂的口琴還能吹新曲子,我覺得她的禮物更好。”
魏明笑道:“樂樂叫我明哥哥,你叫明哥,人家比你多一個哥,待遇當然不一樣了。”
喜子當即道:“明哥哥。”
魏明激靈一下子:“你彆介,我承受不起,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房間裡頓時滿是快活的空氣,魏明也跟著坐下看了會兒電視。
這會兒還沒有天氣預報,新聞節目後不是紀錄片就是電視劇,有時候也放放電影。
現在國內還沒有電視連續劇,放的電視劇都是所謂“單本劇”,通常隻有一集,或者分上下集,就像是粗糙版的電影挪到了電視上。
不過現在已經開始搞譯製劇了,此時電視上正在放的就是第一部引進劇,來自南斯拉夫的《巧入敵後》,一共13集。
看了一集,嬸子開始哄兩個小的去睡覺,魏明也說明了來意。
聽到這三家媒體同時轉載《春江水暖鴨先知》,魏平安先是一喜,這對侄子絕對是天大的好事,可以讓他的名氣瞬間傳遍全國,尤其是青年群體中。
接下來他按照自己的理解給魏明分析了一下可能的原因。
“文章寫得好,輕鬆幽默,故事勾人,且富有內涵,這當然是一方麵,但另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大環境了。”
“大環境?”
“你有沒有發現,這三家報紙分彆在燕京、魔都和廣州。”
“發現了。”
魏平安:“越是大城市,麵臨的回城知青的就業壓力就越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至今京城還有幾十萬無業青年,聽說現在好多沒工作的青年都開始搞藝術了,一個個思想偏激的很,這就是不穩定因素啊。”
果然潮流是個圈,後世沒工作的人都開始當網紅或者寫小說了,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的藝術。
“現在大部分無業青年還在等著國家給他們安排工作,但這真的很難。”魏平安說著拿起昨天的《文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