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德拿著手中的米尺和遊標卡尺,興奮的說道:“蘇統領,你研究出來的這個尺子太精確了,我們以前隻能靠經驗判斷,現在直接可以用尺子測量。”
蘇河總結之前鑄炮經驗,他發現這裡雖然統一度量衡,但不同工匠的尺子,都是一尺長竟然有長有短。
他就把記憶裡精確的度量衡體係拿出來。
之前在教導蘇熊時,他就根據自己骨骼的大小估算一米的長度,讓他們用米做長度單位。
繳獲大量水銀之後,他根據標準大氣壓等於760毫米汞柱,製造出精確的一米長尺,又製造出遊標卡尺。
通過硝石製冰方法,冰水混合物為0攝氏度,沸水為100攝氏度,製造出酒精溫度計。
4攝氏度時一立方分米水是一千克,確定質量單位。
質量主要用於蘇河搬運記憶裡的公式。
為了照顧平常使用的習慣,一千克等於兩斤。
把現在常用的一斤十六兩,改變成方便計算的一斤十兩。
蘇河通過簡單方法,已經統一根據地的度量衡,現在隻在工廠區和軍營使用。
他沒有強製推廣新的度量衡,而是通過潛移默化方式,讓村民們慢慢接受新的度量衡。
張德誌邊給蘇河介紹火器廠情況,邊帶著他參觀青銅炮製造流程。
焦炭燃燒冒著蔚藍色的火焰,很輕易就把銅錢融化。
魏時鳴指揮工匠,在銅裡麵添加適量的鉛和錫,就製造出青銅合金。
張德誌把他大徒弟魏時鳴叫了過來。
第(2/3)頁
第(3/3)頁
“你給蘇統領介紹一下青銅品質。”
他讓自己徒弟在蘇河麵前表現表現,留下一個好印象。
魏時鳴有些手足無措,但他介紹青銅卻顯得很流利。
“我專門找了一批燒瓷器的工匠,按照蘇統領給出的方法,讓他們乾餾煤炭。
生產的焦炭燃點很高,雜質極少,非常適合冶煉金屬。
我又經過上百次實驗,找到在焦炭火力下,鑄炮用的最佳青銅配比和冶煉時間。
它比普通的青銅延展性好,韌性更高,使用它鑄造的大炮,不容易炸膛。”
蘇河聽完讚歎道:“你這個發明十分了不起,我獎勵你五百兩銀子。
以後工廠有能提高產品質量的發明,我都會給予相應的獎勵。”
蘇河很高興,能改良青銅品質的人才,培養下去要能練出鋼鐵,那就賺大了。
他繼續看鑄炮的流程,工匠把融化的青銅倒進模具中。
張德誌介紹道:“根據蘇統領提議的鐵模鑄炮方法,我經過多次嘗試,終於試驗成功。
蘇統領,青銅炮倒進鐵模中,需要兩天時間定型,之後還需要打磨。
整個流程一共需要三天時間,我這裡有鑄造好的大炮,帶你過去看看。”
“好的。”
蘇河也想早點試試青銅炮,跟著張德誌去看鑄造好的大炮。
鐵模鑄造方法是清代龔振麟在鴉片戰爭時期發明。
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是節省時間,不像現在泥模鑄炮那樣,必須靠幾個月時間陰乾。
鐵模鑄炮還可以讓大炮口徑標準化,炮彈也能標準化生產。
泥模因為技術先天缺陷,大炮口徑都不統一,每門大炮需要獨立打磨炮彈。
鐵模鑄炮也有缺點,鐵膜散熱太快,大炮外層冷卻太快。
生成的都是白口鐵,導致脆性增大,火炮的性能下降。
為了增加抗拉強度,隻能增加壁厚來,導致大炮非常笨重。
鐵模鑄炮這個缺點,是針對鐵炮。
對於青銅炮,鐵模鑄炮全是優點。
蘇河看到鑄造好的青銅大炮,一共有三種炮。
一種輕便的小炮,一種中型火炮,一種重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