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那裡,指憑借盧象升,也能穩定當地局勢,沒到必須調孫傳廷南下的程度。
我猜測一種可能是建奴出事了。
但這事概率不大,另一種可能是……”
李鳳鳴說這句話的同時,他把手指分彆點在了麵前地圖的沈陽和京城。
蘇河立刻反應過來,道:“鳳鳴的意思,你覺得大明已經和建奴,他們兩方準備聯手。”
李鳳鳴點點頭,分析道:“我覺得大明和建奴,已經暗中議和。
最起碼他們已經有了默契。
這樣大明朝廷才放心,把孫傳庭和大部分關寧軍調往河南地區。
我們給予大明和建奴極大的壓力,很可能促使這兩方勢力放棄仇怨,聯合起來共同抵擋我們。”
蘇河之前就擔憂,大明朝廷會和建奴聯合起來,導致火器技術擴散到草原。
他不想把大明朝廷逼到死角,這才沒有優先攻打北方地區。
沒想到蘇河給大明朝廷留一些戰略空間,他們依然選擇這條蘇河極為厭惡的道路。
大部分文官集團,都極為短視,做出令人哭笑不得的選擇。
其中就以兩宋文官最為突出。
聯合金人滅遼國,聯合蒙古滅金國,這種極為愚蠢的操作,智商正常的人都想不出來。
蘇河下定決心,語氣鄭重的說道:“暗衛和軍情局,分彆調查這件事。
看一看,大明是否和建奴議和。
大明真和建奴議和,我們立刻出兵,不能給兩方聯合的機會。
在議和早期,還能阻止他們合作。
真到他們深入合作,再阻止就晚了。”
蘇長勝和楊天鶴,立刻站起身行禮。
他們他們保證,儘快查出事情的真相。
李鳳鳴參謀長,代表都督府保證道:“王上,我這段時間去各地考察軍備。
主力部隊都已經換裝完成,富裕城市的警備部隊,也完成了武器的換裝。
雲貴廣西地區百姓參軍很熱情,今年新兵就招收十五萬人。
參謀部會根據各軍的實力和位置,製定相關的戰略。”
王仲策也代表內閣發言道:“王上,我們的戰爭經費,足夠支撐幾場大的戰爭。
內閣會加快官員的選拔,國子監的學子,也會培育更長時間,暫緩外放為官。”
李鳳鳴和王仲策,都已經聽出來蘇河態度的堅決。
大明和建奴議和,這是大概率的事情。
沒有議和,大明朝廷根本不敢動遼東地區的明軍。
第(2/3)頁
第(3/3)頁
他們立刻表達都督府和內閣的態度。
蘇河聽完他們的表態,笑著說道:“我剛才想到大明和建奴可能議和,我有些失態。
我們不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不能因為一時衝動,在沒有準備好時,就發動大規模戰爭。
我們現在開始準備戰爭,大明朝廷和建奴真的議和。
我們也不能太著急,必須準備好一切,有極大的勝率再動手。
一時衝動,導致最終輸了戰爭,那反倒是得不償失。”
李鳳鳴和王仲策,看到親王蘇河這種表態,他們更加放心了。
這次緊急會議,他們隻決定一件事,整個秦王府開始備戰。
秦軍繼續增兵,兵工廠開始加大武器彈藥的生產。
議和隻是猜測,但大規模戰爭,在不久之後確定會發生。
………………………………
淩雲殿其他人都已經散去,蘇河在地圖前站了半夜,他怎麼想也想不明白。
大明怎麼會和建奴議和。
就像他一直想不明白兒皇帝趙構和石敬瑭。
崇禎也要當兒皇帝,他在曆史上的表現,不是這種人。
大明的一些文官集團,也絕對會反對議和。
難道是大明某一個文官集團繞過崇禎做的事。
這又不太可能,大明皇帝的權力極高。
要不是崇禎眼高手低,也不會把大明弄得一團糟。
希望蘇長勝和楊千鶴,這兩個人能調查清楚這件事。
早晨八點剛過,漢中鐘樓響起了第一次敲鐘聲,這代表著人們開始工作。
蘇河吩咐秘書,把內閣大臣李誌升叫來淩雲殿。
大規模戰爭,第一個考慮的因素就是軍隊實力。
軍隊不能打勝仗,多蠢的人才會啟動戰爭。
蘇河對秦軍有信心,他們的士氣和武器,冠絕世界所有地區。
這個時代,海軍蘇河不敢說世界第一,陸軍絕對是世界第一。
第二個因素,就是儲糧局的糧食儲量。
今年夏糧剛剛收倉,可以預估糧食的產量。
去年的秋糧,稅務局和儲糧局上報的數據,現在也統計完成。
儲存糧食的多少,是蘇河發動戰爭的底氣。
現在華夏北部地區,河南、北直隸、山東都是饑民遍地。
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總不能看著這些百姓餓死。
專門負責工農業的內閣大臣李誌升,在秘書的引導下,來到淩雲殿。
“不要著急,坐下說。”
蘇河看到李誌升,剛走進淩雲殿就翻開資料準備彙報。
李誌升坐在蘇河的對麵,彙報道:“王上,今年的夏糧又豐收了。
肥料和農藥的使用,讓夏糧連年豐收。
去年秋糧種植玉米,玉米的產量極高,還方便種植。
種植的百姓都賺到了,今年收獲夏糧之後,很多百姓都開始種植玉米。
我查看儲糧局彙報的資料,算上這次夏糧豐收。
儲糧局糧倉內的糧食,大概有五百萬噸。
大部分是玉米和紅薯,少部分是小麥和水稻。”
蘇河聽到這個數字,他比較滿意。
辛辛苦苦這麼多年,終於攢下了不菲的家底。
“這麼多的糧食儲量,這樣哪怕是河南和北直隸遍地饑民。
一天為他們一碗粥續命,也能等到糧食收獲的時節。
但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比如天災持續,我們這裡糧食減產,新占領的地區也無法種植糧食。”
李誌升建議道:“王上,我聽廣東原先疍戶說,大型漁船出海捕魚,每次都能獲得上萬斤魚獲。
這些魚醃成鹹魚,也是極好的糧食。
哪怕陝西或是四川遭受天災,糧食減產。
有大海源源不斷提供魚肉,百姓們也能堅持下去。
我聽疍戶說,他們有段時間,天天吃魚和貝類生存。
我們用糧食加上魚,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李愛卿,你這個主意真棒。”
蘇河想到了海洋裡食物極多,隻要有船就不缺食物,廣東周邊可有好幾個大漁場。
一頭鯨魚身上的肉,比上百頭豬還多。
蘇河要發展海洋捕魚業,儲備更多的食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