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這樣的黨派互相之間爭鬥,皇帝作為最終的裁判。
這會讓皇權更加穩固,皇帝最怕某一方勢力占據絕對上風,出現權臣開始爭奪皇權。
這種情況最危險,發展下去就是魏武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
大皇子蘇蜀聽的小臉有些發白,他從沒有見識到父皇語氣這麼嚴肅。
這件事一定是父皇認為一名合格皇帝,必須掌握的技能。
蘇蜀用牙咬著嘴唇,產生的痛感讓自己大腦清醒,記住今日父皇所說的話,這對他萬分重要。
他眨著懵懂的大眼睛,問道:“父皇的意思,兒臣了解大概。
那就是放任百官的黨爭,父皇推出諸子百家,就有這個想法。
諸子百家沒有引起更大的爭端,父皇又讓代表工廠主利益的官員與代表海貿利益的官員相鬥爭。
但父皇這樣做,不怕帝國因為黨爭出現大問題。
曆史書上都說,唐朝亡於牛李黨爭、北宋亡於新舊黨爭、明朝亡於東林黨爭。”
皇帝蘇河輕笑道:“曆史書是由文官所寫,他們自然會把曆朝曆代滅亡的原因歸納於奸臣和昏君。
漢武帝時期,出現巫蠱大案,太子都被卷進去。黨爭激不激烈。
唐太宗時期,世家力量與科舉寒門嚴重衝突。
寒門士子剛發展壯大,世家還在掌控朝堂。
那時的黨爭要遠超唐末黨爭的激烈程度。
依然出現了貞觀盛世,為隨後的開元盛世打下基礎。
唐朝滅亡,那是藩鎮之禍。
北宋滅亡,那是攤上宋徽宗這個蠢蛋,加上他的蠢蛋兒子。
明朝滅亡,那是財政破產又遇到小冰河時期災害頻發。”
大皇子蘇蜀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隻懂了一點點,沒有完全懂。
他看到路程所剩不多,繼續追問道:“父皇,那為什麼要警惕大臣結黨。”
大皇子蘇蜀趁著自己年紀還小,沒有真正接觸到朝堂的事物。
他要把父皇的態度弄清楚,這樣之後他做事時,才能有的放矢。
要不然一旦觸碰父皇的雷區,他多年經營,將會毀於一旦。
皇帝蘇河聽到這個問題,他都有所感觸。
他之前對於大臣結黨營私,沒有太多的感觸。
但魏時鳴與李誌升兩人爭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
這樣皇帝蘇河,切實感受到了一絲危機。
第(2/3)頁
第(3/3)頁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對大臣結黨那麼警惕。
皇權受到了挑釁,這是所有帝王都不能允許的事情。
皇帝蘇河的話好似冬天最嚴酷的風雪。
“皇權絕不能侵犯。
感受到皇權被侵犯,哪怕是那名官員再有能力,與他的關係再好。
即便不處死,那也要把他們貶成白身,絕不能讓他們再接觸權力。
官員結黨營私,那他畢竟有著不同尋常的野心。
他一定是癡迷權力,必然會想方設法侵占皇權。
這種人一定要處理掉,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勢。
多讀讀曆史,大臣結黨的危害,全部寫在史書中。”
大皇子蘇蜀似懂非懂多點點頭,他又有些疑惑的說道:“父皇,那怎麼判斷大臣結黨,還是因為利益進行的黨爭。”
這時汽車已經抵達乾清宮的門口,皇帝蘇河走下車,他示意大皇子蘇蜀跟上來。
他看著跟在他旁邊,一臉求知的大皇子。
皇帝蘇河耐心的說道:“判斷大臣是否結黨,這要看穿權力的本質。
皇帝作為帝國內,唯一掌控至高無上權力的人。
所有官員的權利,全部來自皇帝的分封。
如果出現,某一些官員依附某一位大臣,他們就能獲得權力。
這就是某一位大臣,他在嘗試分封權力。
分封權力,這是皇權才有的能力,他就是在侵犯皇權。
看不明白權力的流動,那就看利益的流動。
大臣結黨,必然是因為利益聚集在一起。
例如儒家與法家之爭,兩個學派的利益之爭鬆而散。
當發現朝堂上因為某一具體的利益,出現利益同盟,那定是有人在結黨營私。
父皇以前朝舉例,前朝有識之士為了緩解漕運危機,多次想要放開海運。
但東林黨某一派係,掌控著海運的利益,他們怎可能放棄海運。
一提到海運放開,必定是同一批人反對,這清晰明了。
隻要看透各方利益,發現大臣結黨不難。
就是因為共同的利益,他們才能抱團走下去。”
大皇子蘇蜀聽得很迷糊,但他認真記下來,這將是他今後做事與交友的準則。
父皇說的簡單,但讓他去判斷,根本判斷不出具體情況。
這就像有線電報看上去很簡單,但除了帝國之外,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複現出來。
但他已經明白一點,自己在朝堂上的勢力要鬆而散。
如果是擰成一股繩,成為左右朝政的勢力,很可能會受到父皇的教訓。
大皇子蘇蜀謙遜的說道:“父皇的教導,兒臣一定謹記於心。”
皇帝蘇河停在乾清宮門口,他聽完大皇子蘇蜀的話,先是嗯了一聲,隨後說道:“蜀兒,你因為前往海外,中斷了大學教育。
這樣可不行,大學必須上,要與最強的一批同齡人交朋友,很可能還會在大學之中,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
哪怕是皇子,那也應該交三兩個朋友。
連幾位知心朋友都沒有,這樣的人生太寂寞。”
大皇子蘇蜀躬身一禮道:“兒臣謹記父皇的吩咐,會合理規劃時間,前往大學接受教育。”
他看著父皇走近乾清宮,召見朝廷重臣,商討國之大事。
大皇子蘇蜀乘坐汽車前往坤寧宮,他要向母後仔細彙報今天的事情,詢問母後的意見。
他太年輕,對於政務一點都不了解,父皇的教導還有很多沒聽懂。
父皇教導他帝王之術,沒弄懂的問題,不適合向老師求教。
大皇子蘇蜀隻能向自己的母後求助,以母後這麼多年的經驗,應該能解決他疑惑的問題。
皇帝蘇河回到乾清宮,他立刻召見古千道案件涉及的官員。
有一些安排,他不好在朝會上說出來。
朝會上說的話,短時間內就會傳遍全國。
一些不適合的話,必定引起太大波瀾。
古千道案隻是露出海貿的冰山一角。
皇帝蘇河不相信,隻有古千道這一名官員從事走私。
現在帝國必須要以雷霆之勢,打斷整個走私鏈條。
這些偷盜關稅的勢力,皇帝蘇河絕不能容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