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這儀式也沒有加冕的流程,總感覺流程怪怪,與書本上不一樣。」
禮部尚書朱大虎立刻解釋道:「君上,加冕這個詞,那是之前朝代的儀式,象征著天子受命於天。
皇帝蘇河不喜歡受命於天,他常言兵強馬壯者為王,皇帝的權力來自於百姓讓渡的權利。
加冕儀式本來是按照
帝國製定太子登基的儀式,臨時改一改。
帝國已經建國數十年,禮節都已經完善。
遼王李青木當年加冕稱王,手拿著遼王印璽,儀式就結束,他被帝國那些文人笑話了好久。
咱們不在乎那些酸腐文人的感受,但君上身為吳國的國君,總不能讓帝國的人笑話咱們是蠻夷。」
吳王齊剛毅開心的笑道:「大虎,你說的對。
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同意這麼複雜的儀式。
那些人笑話本王,沒有問題,本王已經習慣了。
但他們想要笑話本王的國民,那可不行。
還好一生隻有一次,本王能夠忍受。」
禮部尚書朱大虎看到吳王齊剛毅灑脫的說著這句話。
他心中也泛起一絲漣漪,吳王齊剛毅這麼在乎百姓的感受,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君主。
「大虎,本王加冕為王的電報已經發出去,確定本王是第一位嗎?」
禮部尚書朱大虎知道吳王齊剛毅的想法,他早已經交代好官員關注這件事。
「君上,我們發出電報之前,沒有收到蜀國和桂國的電報,確定君上是第一位。」
吳王齊剛毅聽到這個消息,他哈哈大笑起來。
………………………………
八月二十日,蜀國華沙、桂國玄京同樣舉行蜀王錢名義和桂王曲天的加冕儀式。
蜀王錢明義作為文官出身,他不是儒家傳統文人,但加冕儀式依舊設計得很複雜。
蜀王錢明義的加冕儀式,從早上六點一直進行到下午三點。
他身心疲憊,但卻樂在其中。
蜀王錢明義的加冕儀式,既有大華帝國的傳統,又有著華夏古代各種禮儀的影子。
桂王曲天舉行的加冕儀式較為完整。
但他舉行儀式的地點卻很寒酸。
他在一個較為破敗的小縣城裡,舉行加冕儀式。
桂王曲天考察桂國大部分地方,他都不太滿意。
第(2/3)頁
第(3/3)頁
他與手下的人收集神聖羅馬帝國記載的史料。
他在匈牙利大平原上,找到一個地質結構穩定的地方,準備重新建立桂國的首都玄京。
桂王曲天相信,這個剛剛改名,之前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很快就會名聲大噪。
………………………………
八月三十日,楚國昌平、越國西陽、宋國興海。
楚王魯晨陽、越王白元貴、宋王展鐵相繼在各國首都加冕為王。
這三國是鄰國,他們在同一日稱王,還相互派遣使臣相互祝賀。
他們都知道,哪怕是鄰國,建國之初也不會產生衝突。
隻有國內的利益已經瓜分完,同時積累了大量的矛盾,這才需要通過戰爭等方式,向外轉移矛盾。
楚王魯晨陽加冕稱王之後,他坐在汽車上巡遊昌平城。
他對坐在身旁的首相許明翰說道:「巴黎這個名字,有著濃厚的法蘭西王國文化標簽。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那就是通過各種方式,淡化巴黎,淡化法蘭西。
隻有把國內的百姓擰成一股繩,最遲也要讓他們認同楚國。
這樣我們才有足夠向外擴張的實力。
要不然國內矛盾漸漸加深,處理國內的問題,那就消耗我們大量的精力,根本沒有能力對外擴張。」
許明翰看著車輛正在路過巴黎聖母院。
他詢問道:「這座教會建築是法蘭西文化集大成之作。
我們要把這座建築拆掉嗎?
巴黎已經改名
昌平,他們一言稱呼這座教堂為巴黎聖母院。」
楚王魯晨陽擺了擺手,道:「我們要把原住民百姓心中的巴黎聖母院拆掉。
隻有拆掉他們心中的巴黎聖母院,才能達成我們的目的。
心中的巴黎聖母院沒有拆掉,城中的巴黎聖母院拆掉也沒有任何作用。
心中的巴黎聖母院完全拆除,留著這座巴黎聖母院,那也沒有關係。
我們是強大的統治者,與大族統治小國。
千萬不要有以小族臨大國的懦弱心態。」
………………………………
九月十日,瑞國盛隆、齊國樂興、唐國長安。
瑞王蘇雷、齊王蘇銘、唐王蘇晟舉行登基加冕儀式。
這三位皇子出身的諸侯王,他們所選擇的登基加冕儀式,毫不意外的與大華帝國太子繼位的儀式一模一樣。
他們作為皇室的皇子,心中肯定有當太子的想法。
他們無法在帝國實現這個夢想,作為國家的國君,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實現這個夢想。
他們也向父皇和世人,展現屬於他們的想法。
瑞王蘇雷、齊王蘇銘、唐王蘇晟全都不想當一個安樂王爺,他們都有著野心。
他們也知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哪怕是無法成為帝國的皇帝,那也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君,保衛自己的子民。
奮六世之餘烈,未必不能入主中原。
………………………………
九月二十五日,慶國淳和、湘國齊佑、涼國黃龍。
慶王薑之魚、湘王梁風、涼王蘇蒙舉行加冕儀式。
他們的領土都是奧斯曼土耳其勢力輻射範圍。
因為距離歐洲較遠,他們因為客觀原因,選擇最後一批舉行登基加冕儀式。
慶國、湘國、涼國這三個國家相繼成立。
代表著大華帝國分封的十二個諸侯王,已經全部建立國家,帝國多出了十二個藩屬國。
阿拉伯地區和歐洲地區,經曆了戰火的摧殘。
十二個藩屬國相繼成立,他們家在殘垣斷壁中複蘇國力。
十二個藩屬國的需求,給帝國帶來了大量的訂單。
讓帝國擺脫了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促進帝國工商業大發展
這片大地上,多出了十二個國家,而不是幾個帝國的行省。
這些國家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也開始合縱連橫。
d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