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桂國統帥蘇子海看到登上河灘,正在搶占吳軍陣地的部隊,遭受到吳軍猛烈的炮火打擊。
他感慨地說道:“對麵的吳軍將領真是一個狠人,他連自己人都轟炸。
這位將領,絕對不是科班出身的人。”
參謀長皮千帆讚同道:“他這樣做,會讓吳軍上下離心離德。
用短期戰果,換來的卻是對吳軍的長期傷害。
吳軍將領是這種短視的人,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這說明他們隻考慮短期的利益,對於長期利益不看重。”
他們兩人都能看出來,轟炸己方正在英勇作戰的部隊。
這對於軍隊士氣的打擊太大了。
這也會損傷將領的威信。
將領的威信一旦不足,他下達的軍令,一線部隊會陽奉陰違。
參謀長皮千帆笑著說道:“吳軍將領這樣急,這說明我們攻擊的方向對了。”
蘇子海統帥吩咐道:“通知前線的軍隊,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把部隊打光了。
那也要再給我堅持兩個小時。
保持對吳軍陣地的進攻,把吳軍的目光吸引過去。”
參謀長皮千帆聽到這個命令,他當然知道蘇子海將軍想要做什麼?
“直接在這裡孤注一擲,會不會風險太大了。”
桂軍什麼行動,會讓前線的部隊爭取兩個小時。
當然是炮兵轉移。
桂軍布設在河北岸的炮兵,陸軍炮隻能打過河,火箭炮才能對吳軍縱深發起進攻。
但對於吳軍後方的炮兵陣地,威脅性也不大。
桂軍上岸之後,必須要拔除吳軍的陣地。
要不然東西兩方的吳軍合圍過來,桂軍失去了騰挪的空間,大概率會戰敗。
桂軍想要拔除吳軍的陣地,必須要麵對吳軍後方的炮台。
他們的思路很簡單,優先解決吳軍的炮台,而不是讓桂軍冒著被炮火轟炸的風險,搶占吳軍的陣地。
桂國統帥蘇子海將軍知道參謀長皮千帆為什麼會這麼驚訝。
他語氣堅定地說道:“該孤注一擲的時候,絕對不能慫。
吳軍沒有選擇轟炸己方的部隊,我還不會做出這個選擇。
布置炮兵陣地,需要至少兩個小時的時間。
炮兵在轉移過程,幾乎沒有戰鬥力。
畢竟河對岸的情況,他們不太了解。
炮擊的參數,都需要炮兵參謀實時調整。
這個時候,一旦吳軍不惜一切代價,選擇進攻河灘陣地。
無論是陸軍沒有守住,讓吳軍占據河灘陣地。
還是吳軍不惜一切代價,摧毀沒有成型的炮兵陣地。
前沿陣地都有丟失的風險。
陣地丟失,大量的火炮隻能原地銷毀,能把炮兵部隊撤回來,那就萬幸了。
我軍一旦失去炮兵,再想突破吳軍陣地,那就不可能。
這個戰術確實是風險極大。
但他一旦成功,我們就能短時間內突破吳軍的防線。
我軍一旦攻占吳國的城市,所帶來的影響,不需要我再過多的解釋。
現在吳軍出了昏招,吳國的高層肯定會作出表態,挽回吳軍丟失的事情。
但在吳國高層出手之前,吳軍士氣肯定低迷。
我軍在這個時間段,執行一些冒險的戰術,完全沒有問題。”
蘇子海平時較為穩重,但他也不缺冒險的精神。
勝率超過百分之六十,那就可以嘗試拚一把。
勝率百分之百的戰爭,不會出現兩個工業國之間。
參謀長皮千帆思考良久,他都無法找到反駁這個戰術的理由。
他隻能無奈地提出自己的意見。
“我不反對這樣做,但必須要保證,一旦作戰失利,炮兵要第一時間撤退。”
參謀長皮千帆最關注炮兵的生死,因為訓練一名經驗豐富的炮兵,所付出的代價非常高。
桂國是工業化國家,生產出一門火炮,隻需要付出一些原材料和工錢。
隻要生產線開動起來,火炮要多少有多少。
但一名合格的炮兵,至少需要兩三年的訓練時間。
他需要精通數學、熟練應對戰場上的突發狀況。
炮兵這種技術兵種,它和陸軍常規兵種不一樣。
損失慘重之後,想要快速補充,根本不可能。
失去常規部隊,新兵可以快速補充,戰鬥力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失去大量炮兵,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得到有效補充,對軍隊的戰鬥力,影響非常大。
第(1/3)頁
第(2/3)頁
蘇子海點點頭說道:“當然,我也不可能看著軍隊去送死。
一旦情況不對,肯定要讓他們撤回來。
炮兵會是第一批撤回來,總不能讓他們斷後。”
他們兩人確定實施這項戰術,開始討論具體的細節。
查缺補漏之後,立即把相關命令,傳達給一線的軍隊。
……
吳軍統帥李誌鵬接完電話之後,他立刻怒吼道:“援軍還有兩個小時抵達,你們必須要守住。
依靠炮台和碉堡,都守不住兩個小時,吳軍不需要這樣的廢物。”
參謀長齊隆在一旁看著李誌鵬發怒,他卻沒有上前勸解。
他剛剛阻攔李誌鵬,不能炮擊前線,正在抵擋桂軍的部隊。
這樣做會讓前線所有部隊寒心。
他們將會抵觸在工事之外阻攔敵軍。
在工事之外阻攔敵軍,不能獲得上級的誇獎,反而會迎來友軍的炮擊。
這種不能獲得利益,還具備極高風險的事情,任何人都不會去做。
李誌鵬卻想一勞永逸,解決所有登陸的桂軍。
桂軍冒著巨大的傷亡,依舊不斷登陸。
反倒是吳軍一觸即潰,全部龜縮在工事之中。
他們的陣地不斷失去,不斷向上級求援,局勢非常緊張。
齊隆經曆這件事情,他才感慨帝國的軍隊配置,每一個職位都有其作用。
帝國的監軍,這種被認為是君主眼線的職位。
他一直負責做基層士兵的思想工作,同時監督上層軍官的行為。
這種十分重要的職位,在藩屬國的軍隊之中極為罕見。
這主要是由兩種原因構成。
最主要的原因,藩屬國的君主,都是軍中的將領出身。
他們對於監軍這個職位不認可。
次要原因,帝國監軍都是忠誠於帝國皇帝蘇河的人。
這些對帝國忠心耿耿的人,不會前來藩屬國。
哪怕是前來藩屬國工作,各國的君主也不敢信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