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兵家篇13_諸朝幫我收集曆史文物[直播]_免费小说阅读网 

14 兵家篇13(2 / 2)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他們從沒見過這樣的皇帝。

視頻裡的劉備快死了,頭發都花白了,眼裡對諸葛亮的信任卻始終如一。

他真心欣賞他,認為他才冠天下,劉氏江山由他治理能更好。

君臣魚水,明良千古。

無數臣子不敢相信,漫天風雪裡,張居正一身紅袍站在高高的宮牆下,凝望諸葛亮抱起劉禪,恍若回到了十幾年前,他從嘉靖帝手裡接過小太子的時光。

一切已物是人非。

乾隆眸光閃爍。

在他心裡,劉備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真正的帝王應該足夠冷血。

如果他是劉備,先忍一時仇恨,積攢實力攻魏,而後取吳,用不了十年,天下儘入掌中。

男人太重情義,將大好的局麵毀於一旦。

“蠢貨。”

江東鼠輩!

季漢粉絲咬牙切齒,瞬間在茶館裡和東吳粉大打出手,誓死捍衛漢室榮光。

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於渭濱病逝的時空,劉禪一身素服為諸葛亮戴孝,看著天幕哭唧唧:“嗚嗚,相父,爹爹,你們都去的那麼早,留下阿鬥一個人”

劉禪抹了抹眼淚,忽然神情一變,胖臉凶厲的喝道:“來人啊!把李邈下獄給孤處死。”

敢說相父的壞話,他這輩子殺的第一個人就是你了!

誰不尊重相父就是不尊重他,砍頭!

女音低緩,娓娓道來:【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非常出色,流傳到後世,人們更稱道的卻是他的治國能力。

劉備死後,將嗣子劉禪托孤給諸葛亮,而諸葛亮也不負重任,治國期間,對內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賞罰分明。對外聯吳抗曹,與民休息,平定南中亂局,鞏固了政權。

他與各蜀漢重臣置頂了蜀國的法律《蜀科》,製作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麵積最大的水利工程;因地製宜地采取了一係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百姓安居樂業;解決民族矛盾,尊重當地少數民族信仰,通過重用氐、羌民族中有較大威望的馬超和薑維兩位將軍來加強羌氐民族與蜀漢的關係。

不到十年時間,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劉備夷陵大戰後損失的國力恢複了過來。】

【這裡講一個笑料,某些朝代對文官的誤解就是從丞相身上開始的,以為文官都知兵善治懂軍法,弄出個文臣統兵,以文馭武的笑話——

嗬嗬,諸葛丞相是全才,你們是嗎?】

話音落下,某些人麵頰火辣辣的疼,覺得被騎臉輸出了。

尤其是宋朝的某些文官,為這句話裡的潛意思心驚膽戰,又不敢質問。

趙構的臉一陣紅,一陣綠,想到被他關在大牢裡的嶽飛,忽然有某種不好預感。

“丞相,天女是不是說我們宋朝。”

“陛下多慮了。“秦檜心虛嘴硬道:“一定是指後世的哪個朝代,我大宋對文武並無偏倚”

【後世許多人學習諸葛亮的練兵方法,卻沒有習得其中精髓。

隻給將士喂飽飯,無法讓他們打仗拚命。

而諸葛亮明白如何從精神上打造一支強軍,他強調治軍要以信為本,如果用信義來鼓勵將士,將士沒有不拚命效力的。相反,如果有法令而不能守信執行,即使有百萬軍隊也毫無用處。這就是所謂的“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

同時他撰寫了許多兵法著作,如《南征》、《北伐》、《北出》等,這些作品對兵家理論的發展都有不小貢獻。

諸葛亮本人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事發明家,發明了諸葛連弩、竹槍、蒲元神刀、鐵蕨藜、火獸、木牛流馬等諸多軍用武器。

諸葛連弩又稱神機弩,是諸葛亮為對付曹軍騎兵而設計的大型弩,一射十矢,威力巨大,殺傷力驚人。

蒲元神刀經江水淬火,鋒利無比,時人稱為“神刀”。

火獸是一種特製的噴火巨獸,用於對付南蠻。木牛流馬】

琳琅滿目的發明看得眾人錯不開眼。

李世民感歎:“武侯先生真為天下奇才,不僅有治世之能,還有強軍之材。”

李靖猛地點頭,附和自家陛下的話,他本人非常推崇諸葛亮,將對方留下的八陣圖和兵法奉若珍寶,算半個諸葛亮的死忠粉。

要李靖說,三國的史官都不知兵,根本不了解諸葛亮打仗的實際情況,還好有天幕讓他們得以一窺武侯的風采。

唐朝還沒有人得到天梯試煉資格,李靖不曉得除了遠遠看著,他人還有機會真正見到諸葛亮,來一場跨時空的交流見麵會。

三國,南中地區。

孟獲眼神崇拜:“不愧是丞相!”

七擒七縱,教他們農耕技術,幫部族發展經濟,在孟獲心裡,諸葛亮早已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他與族人心悅誠服。

孟獲告訴族人:“丞相是我們的天威,我們要堅守和他的約定,幫蜀漢鎮守南關,永不反叛。大家記住了嗎?”

南部諸夷的子民認真點頭,記住了族長的話,他們也做到了自己的承諾,往後千年,一代又一代的族人遵守誓約,守護華夏南大門,即使日軍的炮火也無法讓他們後退一步。

劉備從醉酒的狀態裡清醒了,他趴在桌上,慚愧的仰頭。

“對不起,先生。”

他死後,先生一定很辛苦。

劉備看到天幕放出來的諸葛亮寫給劉禪的《出師表》,一字一句,堪稱嘔心瀝血,若他沒有將劉禪托孤給他

諸葛亮聲音打斷了劉備思緒:“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意願——主公忘記我為何出山嗎?”

他的一身學識為尋明主而生。

半生修身齊家,半身治國平天下。

雖千萬人,亦往矣。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明白北伐的必要性,曹魏占據中原,實力強大,而蜀漢地處偏遠,如不主動出擊,容易被曹魏先發製人,屆時蜀地便如同掌中之鼇,待人宰割了。所以他希望通過北伐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師北伐,往後六年時間裡,先後五次北上,使魏軍損兵折將,但諸葛亮的身體也在中途積勞成疾,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五十四歲病逝五丈原,未能實現興複漢室的目標。

一生鞠躬儘瘁,為蜀漢死而後已。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我想陸遊的這句詩詞,便是丞相一生最好的寫照。】

七星燈熄滅,夜風帶走了英魂。

年老的諸葛亮望著遙遠的北方,慢慢閉上了眼睛。

許多人視丞相為精神信仰,見對方死去,心都要碎了。

劉禪悲痛,他好想相父啊!

出師表太短,當皇帝的生涯太長,他實在太難了。

天幕之下,劉備早已哭成了淚人。

他拉著諸葛亮的手:“先生,是我負你”

若不是他,諸葛亮怎會為蜀漢操勞一生,積勞而亡。

諸葛亮哭笑不得:“此乃亮的誌向,主公不必如此。”

他相信未來的他即使失敗,也一定不會有任何後悔。人這一生知己難得,能與主公攜手同進是他的畢生所願。

敗了又如何?

千年之後,仍有人記得他為蜀漢做過的努力。



最新小说: 退宗!整個宗門跪求原諒! 明分夜合 藏於晝夜 好孕美人,被六個絕嗣大佬寵上天 靈氣複蘇:都市修真紀元 抗戰從團長開始 身上帶著一個遊戲世界 穿成年代文中的拖油瓶 鑄成魔尊從吞噬飛升開始 心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