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遷都在市民之中所引發的“騷亂”和議論很快被平息,數千人被懲戒式地強製納入遷移隊伍之中,因為這些平民的存在,搬遷途中所需的勞動力問題被很好解決了。
隻是所需時間超出易卜拉欣預計,原本計劃在諾魯孜節之前就全部結束的工作直到春分日之後都沒收尾,好在萬王之王以及諸位高級官員已經先行抵達新都,並著手開展接下來的工作。
對於易卜拉欣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想好從印度斯坦爆來的金幣該怎麼花,相關的計劃他已經在赫拉特就已做好,隻是還需要在正式下達前諮詢相關人員是否有什麼遺漏或是建議。
遷都伊斯法罕後的第一次禦前會議在大皇宮的大廳內召開,底萬的幾個維齊爾懷著不同又相同的心態熟悉著陌生的環境。
等待一會,易卜拉欣和財政維齊爾以及閹奴總管一同走入大廳之中,三人臉上都有根本無法隱藏的喜悅之情,讓人不禁想要詢問發生了什麼喜事。
“如果這個發現屬實,那您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今後也無人能動搖。”閹奴總管此時趁機向主子慶祝道。
一旁的財政維齊爾也接連附和,這讓萬王之王頗為受用。
心情愉悅的易卜拉欣在會議伊始便宣布這一喜訊:“胡達庇佑,河中的礦工和工程師在礦井內采掘綠鬆石時發現黃金,根據河中總督的報告來看,十分具有開發價值。”
在大廳內等待的各維齊爾聽聞之後紛紛向易卜拉欣道賀,易卜拉欣一一接受,並在內心感慨自他穿越以來的逆天運氣,先是大銅礦又是大金礦的,這是生怕他財政窘迫啊。
大金礦位於河中省的穆倫套,原本是一處綠鬆石礦,可就在當地礦工進行開采作業的時候偶然挖到一枚金礦石,並順著蹤跡找到一處金礦礦脈。
這個發現震動了河中總督,他謹慎地派遣工程師前去進行確認,經過幾周的勘測工作可以確定此處真的有黃金礦脈,儲量不小,並且因為是露天礦,不僅有能力進行開采,開采成本也不算高昂。
唯一的缺點就是離撒馬爾罕和布哈林兩座大城市有些距離,本地自然條件無法支持一座新城市興起,這限製了開采規模,提高了開發金礦的成本。
有關於穆倫套金礦的發現和各項已知信息被河中總督當即整理好發給易卜拉欣,當消息傳來時宮廷已經遷至伊斯法罕了。
“這個金礦要迅速開發起來,要在那裡建造好礦工營地和駐軍營地,並有專門的運輸隊將礦石運出至布哈拉熔煉入庫,並為其輸送一切所需的必需品。”易卜拉欣當即做出指示,財政維齊爾對金礦開發饒有興趣,當即表示——相比於後期的收入,前期的開發投入不算什麼。
熔煉鑄造的金塊則從布哈拉出發,繼續南下至帝國的東方中心,呼羅珊省的治所赫拉特,在此地存儲至直屬於宮廷的國庫。
據易卜拉欣所知,除去這個新發現以外,即便被當下的生產力限製,其實在伊朗高原和阿富汗斯坦的山地依然有諸多礦脈等待著投資和開發。
略過新金礦開發的喜訊,易卜拉欣和與會人員轉回到此次會議的主題,也就是如何處理自印度掠奪來的巨額戰利品。
“我認為伊朗的繁榮取決於水和道路,沒有水源,人就無法生存;道路不暢,就不會有商旅自這裡溝通世界。為此,我打算將這些錢財用於資助各省的水利和道路建設。”
對水利工程和農業的投資算是老生常談的,對阿拉伯伊拉克的重點投資一直在進行,在財政收入逐漸擴大的同時投資範圍也在擴大,易卜拉欣認為旁遮普和信德能產生不少盈餘,或許可以用於維護和擴張呼羅珊、錫斯坦乃至河中等東方諸省的灌溉農業。
除去修繕水利和複墾、開墾耕地,易卜拉欣此次還有新的指示——在裡海沿岸擴大養蠶業,他打算遷移近千名桑農至其他條件適合的地區,並鼓勵更多裡海沿岸的農民從事養蠶等經濟作物的生產。
在種桑養蠶之外,還有兩項經濟作物——棉花和甘蔗——作為政府投資的重點,甘蔗種植園主要分布在胡齊斯坦和阿拉伯伊拉克南部的沼澤地帶,棉花種植園主要分布於印度河流域,在伊朗高原與阿拉伯伊拉克有少量分布。
持重商主義思想的易卜拉欣想著要儘可能減少進口,以免靠絲綢賺來的貴金屬都流到印度換成棉紡織品、蔗糖和染料等。
這項計劃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道路建設計劃,易卜拉欣打算拓寬帝國境內所有的主要道路,並用瀝青混合石料鋪設硬化路麵,同時在途中建設更多的驛站和商隊旅館以便利商隊和旅行者穿行。
道路修築的工人則主要來自印度,易卜拉欣需要征發數萬來自旁遮普的非穆斯林,還有戰俘以及其他來源的工人。
為了激發勞動積極性,這些工人除去管吃管住還會獲取等同於首都工人的薪資,對於非穆斯林工人還會配合其他措施以促進正統宗教的傳播。
“陛下,這其中還有戰俘與奴隸,他們也需要發放薪資麼臣認為這樣做無疑會白白增加諸多不必要的開支,還請您三思。”財政維齊爾不解地進諫道。
被任命為維齊爾的建築師則對於這項開支十分歡迎:“給戰俘和奴隸發放薪資最後也能通過贖身拿回,最後將這些贖回自由的在工程結束後全部集中安置即可。給服勞役的工人發放薪資則可以減少怠工、逃亡和反抗,臣認為不可為省小錢而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或許是因為財政狀況十分良好,底萬的各個維齊爾更傾向建築維齊爾的意見,易卜拉欣順水推舟地推行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