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要在避難所被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逃離出去。
單單靠蘇武自己那幾乎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的身體,肯定不可能成功。
他需要一款能夠貼身穿戴,大幅度增強機動和生存能力的機械設備,來作為逃離的協助工具。
按照最初的設想。
想要滿足這種需要,應該從外骨骼裝甲和動力裝甲方麵入手。
但外骨骼裝甲輕便歸輕便,可是它的防禦力,還有能夠攜帶的武器數量和維生能力,都相當有限。隻適合短暫的應急,不適合長期穿行於野外,應付各種極端情況。
動力裝甲相對好一些,但好的也有限。
並且它的穿戴過程有些麻煩,遇到緊急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裝備到身上。如果在野外缺乏輔助穿戴設備的話,還會更加的麻煩。
而在都不滿意的前提下。
最後,機甲進入了蘇武的視野。
一般意義上的機甲,固然因為體型過於龐大臃腫,不符合蘇武的最基本要求。
但在現實中。
也沒有誰規定,造機甲就必須非得造的那麼巨大。
而一旦把它的體型縮水到極致。
蘇武就忽然發現,微型版的機甲反而是最合適的選擇。
它擁有獨立的駕駛艙,隻要打開艙門,蘇武幾秒鐘內就能迅速進入進去。
同時因為有駕駛艙和座椅的存在,在舒適性上要遠遠超過動力裝甲。
即使駕駛微型機甲長期在野外穿行,也不會太過難受。甚至就連吃喝都可以在駕駛艙內進行,不必冒險離開機甲。
另外因為它的載重更高。
可以輕鬆攜帶更多的武器彈藥,以及更加完善,甚至可以做到獨立循環的大型維生裝置。
不管是戰鬥,還是抵禦惡劣的環境,都遠比外骨骼裝甲和動力裝甲更加優越。
就如同隨身攜帶了一座微型避難所一般。
或許唯一的缺點,就是它的造價注定會無比昂貴。
可能好幾件動力裝甲和外骨骼裝甲加起來,成本都不一定比微型機甲高。
回憶著製造的動機。
蘇武的視線繼續在麵前這台鋼鐵家夥上來回巡視。
經由工程機器人,數控機床,以及3d打印機的聯合精雕細琢。
這台機甲的外型渾然一體,各種細節上都充滿了工業和科技的美感。
讓人一看之下,就會下意識的認為,它一定是來自於未來某家尖端工廠製作出來的旗艦產品。
但事實上。
就算外型再如何好看。
它的本質,其實仍然和角色扮演中的道具,供孩子玩耍的模型沒有任何區彆。
它還欠缺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
使用係統的生存點。
來為它帶來奇跡一般的改裝和升級。
不再猶豫。
伸手按住麵前近乎於鏡麵一般光滑的金屬機體,蘇武默念升級。
在他的視野內。
原本高達三位數的生存點,開始極速的往下降低到兩位數。
最終定格在27點上麵。
這個龐大的支出數字,讓蘇武按在機體上的手掌都忍不住有些顫抖。
前後整整135點生存點的升級費用。
幾乎遠遠超過了蘇武之前最大的單筆生存點消耗。
甚至足以讓他再度從零開始,重新建造出一座媲美如今避難所規模的全新基地。
但這卻又是無視圖紙,無視大量基礎材料的欠缺,強行升級遠遠超越時代科技造物的代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