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總有一批人,他們做出的事情超脫常理,超脫時代局限性。
就連後人讀史,都完全理解不了他們的想法。
可偏偏,這種匪夷所思的決策,竟能大獲成功。
像是李世民與死囚達成約定,先放他們回去過年,來年再回來自願接受刑罰。
這種事情便是放到現代,不說所有人囚犯都逃之夭夭,至少也得逃一半。
可偏偏這群堪稱‘道德窪地’的死囚,竟無一人違背諾言,全都回來了。
又像是霍去病率領大軍奔襲2000多裡,跨越了整片大沙漠,打到直接失聯,大漢上下都覺得他完蛋了。
偏偏他帶軍覆滅匈奴主力,嚇得左賢王狼狽而逃,並趁熱打鐵孤軍深入,封狼居胥。
二百多年後,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大魔導師的操作,那更是重量級。
這老兄手下就兩萬人,麵對王莽四十萬大軍,這幾乎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
在其他部將都絕望之時,他硬是敢主動出擊。
於是史書就記載了這樣的片段:【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後人讀史,也難以想象他手中就兩萬人,是怎麼敢和四十萬大軍拉開陣勢的?
更難以想象,流星雨這種難得一見的天象,這麼就恰好出現,又恰好砸在敵營附近的?
總之,曆史中總有一些天選之子,會在關鍵時刻,做出詭異的決定,取得難以想象的成功。
按理來說,奉國剛止兵戈不到四個月,又恰逢雪災,絕非出兵的好時機。
但李徹腦海中就是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
出兵!出兵!不要猶豫!
此刻若是不出兵,日後他將後悔莫及!
這種瘋狂的想法隻露出一個苗頭,便再也收不住了。
儘管心中已經驚濤駭浪,但李徹麵上仍是沉靜如水。
他看向斥候,溫聲道:“來人,先安排他去休息。”
斥候拱手謝恩,自有親衛帶著他下去。
李徹環顧四周,將眾臣的表情儘收眼底,隨後又說道:“行了,此事日後再議,諸位先去忙吧。”
眾人的討論聲戛然而止,雖心有不解,但李徹王命已下,也隻能先行告退。
“諸葛哲、霍端孝、錢斌、陶潛、賀從龍、楊璿、陳規”
李徹又一口氣念出十多個名字。
“你們留下。”
剛剛走出大堂的官員們腳步一滯,抬起頭互相對視,皆從同僚臉上看出了震驚之色。
李徹留下的這些人,可是大有說法啊。
他們要麼是掌握了政務的實權大臣,要麼是掌握兵權的奉軍高層。
唯有一個陳規級彆差了一點,但這位爆破鬼才可是殿下的寶貝,掌控著奉國最強的法寶——火藥!
眾人心生惶恐,殿下這是何意?莫不是要用兵?
冬天用兵,可是兵家大忌啊!
留在大堂內的人也是滿臉嚴肅,齊齊用疑惑的眼光看向李徹。
李徹對此置若罔聞,隻是斜靠在王位之上,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堂內寂靜無聲,氣氛一時間變得詭異起來。
忽然,大堂的柱子後麵傳來一道輕響。
十幾道目光齊射而去,一隻橘黑相交的大貓咪呆立當場,默默將大爪子從柱子上放了下去。
小鬆:怎麼個事?本虎磨個爪子都不行嗎?
李徹也從沉思中驚醒,看向一臉懵逼的小鬆,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小鬆立刻屁顛屁顛地跑到李徹腳下,身體舒張開來,發出咕嚕咕咕的響聲。
李徹伸手揉了揉小鬆的大腦袋,抬頭看向眾人,緩緩開口道:
“本王欲征討高麗!”
聽到李徹的話,眾人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可!”陶潛連忙出聲,“殿下萬萬不可!”
對於老先生的打斷,李徹倒也不怒不惱,隻是反問道:“陶先生若有異議,但說無妨。”
陶潛立刻出列,滿臉憂色地勸阻道:
“殿下,我中原王朝自古就有‘六臘不交兵’的說法。冬季開戰何其困難,軍隊保暖和後勤運輸皆是難以保證,關外天寒地東,士卒更易凍死傷多。”
“況且我奉國剛剛安穩下來,占據了大麵積土地,又有玻璃收獲錢糧無數,正是休養生息、厚積薄發、與民更始之時。”
“高麗國雖內亂,但畢竟隻傷了人和,還占據著天時地利。”
“殿下此刻倉促出兵,萬一有所閃失,豈不是將此等大好局麵拱手相送?實乃不智之舉啊!”
“殿下需知道好戰必亡的道理!”
陶潛這話完全不留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