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不必緊張,你做的很好。”薑苒道。
馬勻麗鬆了一口氣,剛才她真的是要緊張死了。
細細呼吸了幾下,自認為通過了一次小考驗的新屆銀樓掌櫃小心翼翼地抬眼,見薑苒臉色稱得上怡然,於是鬥膽找話題道,“縣主大人,您叫人送過來的寶石和珍珠可真是白璧無瑕、珠圓玉潤,銀匠師傅們可愛不釋手了,現在整天都縮在鑄房中不出來。”
這小掌櫃說話倒是洋洋盈耳的,薑苒挑了挑眉,問道,“你覺得那些師傅們做的首飾好看嗎?”
“好看!”馬勻麗眼神亮晶晶的,看起來是真的很喜歡飾品。
之前李福勝拿過那些銀匠師傅打造的飾品給她看的,薑苒的評價就是設計感是有的,但可能受製於器材和時間,精細度差強人意,在宿嶺附近一帶買賣綽綽有餘,但到茗霄這種大地方去,競爭力便就差了些了。
不過好的銀匠可以慢慢培養,或者直接去茗霄挖。
薑苒喝了一口茶,見馬勻麗一身整潔素衣,笑了笑,“你是這裡的掌櫃,還是個女孩子,身上沒個首飾可看不過去,過後你自己在店裡拿兩套戴著吧。”
馬勻麗眼中頓時有了驚喜之意,“多謝縣主大人!”
馬勻麗心想縣主大人真是個好人,而且比想象中的要好說話多了,想到空蕩蕩得牌匾,她提醒道,“縣主大人,您這珠寶鋪還沒名字呢,這外麵的人叫店鋪,可都是叫什麼‘領主開的店鋪’,您要是有空,不如現取一個?”
馬勻麗笑嘻嘻地道。
“名字……”薑苒垂眸思忖片刻,叫人取來一塊無字牌匾,龍飛鳳舞地在上麵寫了”瑞麟珠寶”四字。
馬勻麗小心翼翼地接過牌匾拿去風乾,小聲嘀咕道,“縣主大人的字真好看,有了大人親自題字,還怕以後沒生意?嘻嘻……”
瑞麟珠寶鋪的師傅們也紛紛被叫了出來,恭敬地站在薑苒對麵。
第(1/3)頁
第(2/3)頁
招的人還挺多,一共有七位銀匠師傅,三男四女,其中,有兩位並非宿嶺縣人,兩人都是女子,一個是青鬆縣的,一個來自澤鹽縣。
這兩位女子真是膽大,澤鹽縣的還稍好,青鬆縣與宿嶺縣可是還隔著澤鹽縣這個領地。
薑苒自己也是女人,雖然不想這麼說,但事實就是如此,一般來說,女人對領地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生育資源,統治者都會限製女子出境——除非你的身份是實力還不錯的修士,身份高了,上麵的人才會給麵子。
但這兩位女子顯然隻是普通人,所以麵臨的壓力會非常大,萬一幾個領地爆發戰爭,她們就是處於風浪口上了。
薑苒手指點了點桌子,懶懶地抬了一下眼皮,指出了這兩位外鄉人,“你們叫什麼名字,為何會冒著風險來宿嶺做銀匠,你們有這門手藝,在哪都能混的不錯吧?”
麵對薑苒的詢問,兩位女子低眉順眼,青鬆縣的這位女銀匠其實很漂亮,很有美商,穿著飾品講究,都有些小精致,但或許想到了一些往事,眉目頓時有了被生活磋磨的苦難。
但轉瞬即逝,她以完全不悲傷的麵容淡淡地說道,“我叫於三娘,是個寡婦,沒有孩子,婆家天天打我,我賺的錢也被婆婆搶走了,有天我終於受不了了,便把婆婆打了一頓,把家裡的錢財卷了之後便跑了,但回到娘家,親娘親爹死了,家裡有兩位哥哥,哥嫂並不待見我,我便自己出去謀生了……薑縣主,其實有句話您說的不對,不是所有人有門手藝就能混的好的,我沒有依靠,一個無家可歸、手無縛雞之力的寡婦去哪做生意都會被欺負的,我二十三歲離了家,我今年二十七歲,逃離了青鬆縣……我也不準備再回青鬆縣,如果宿嶺縣不願意接納我,那我可以隻是個流民。”
於三娘冷冷淡淡地說著一切。
薑苒並不發表看法,把目光放到另一人身上。
那位澤鹽縣銀匠福至心靈,一五一十講起自己的身世,“小的叫劉雨,二十歲,家裡的男人去修城牆,被我們領地的狗屁領主下令毒死之後,我就趁亂帶著我們一家老小偷偷溜了到朝陽鎮,我們現在已經潮陽鎮待了半年左右。”
她臉上看起來有些冰冷冷的,特彆是講到他們領主毒死丈夫的時候,眼神中的痛恨溢於言表。
城牆、毒殺?
薑苒聽到這兩個關鍵詞,頓時有些微妙,仿佛要得到猜想,她不由詢問,“你家男人是修珩源城墩的時候被毒死的?”
“是的。”劉雨低下頭。
第(2/3)頁
第(3/3)頁
她知道薑苒要查,她也隱瞞不住這些,所以乾脆自己說出來。
其實她對薑苒也很複雜,人很容易遷怒他人,雖然當初勞工毒殺一事被文雲生親口承認都是澤鹽縣自己的詭計,讓一群激憤要討伐宿嶺的澤鹽百信像個笑話一樣,出門在外碰到彆的領地的人都譏諷兩句:你們真是攤上了一個好“縣王”啊。
但終歸到底他們這些平民百姓都是被卷入權謀之中的犧牲品。
他們隻是很普通的人,很難不去怪罪另外一個當事者,即使宿嶺縣是個什麼也沒做,而被陷害的存在。
劉雨從澤鹽縣出來之後也想過該去哪個地方,但還是選擇了對外名聲比較好的宿嶺。
其實劉雨一家應該早點逃的,不然還能趕上宿嶺縣為潮陽鎮百姓上戶籍的時候,成為一個真正的宿嶺人——當時可是有很多人這樣做。
“你們這種人在宿嶺很多嗎?”薑苒麵上表情沒有什麼波動,但實際上心裡卻是暗沉了下去。
劉雨和於三娘微微一愣,很快就知道了薑苒說的“你們這種人”值得是在宿嶺沒有戶籍,卻賴在這裡不肯走的人,就和“黑戶”差不多。
劉雨下意識地覺得這個話題很危險,小心翼翼地抬眼說,“多、多吧……在新珩鎮那邊有很多乞討的人……這些人大都是沒有本地戶籍的人……”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