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發現,他的母親,永昌伯府的大娘子吳氏,正坐在主帳中的次席上,陪著一名很眼生的女孩子說話,態度十分恭敬。
這少女的年紀大概十四五歲,排場極大,身後站著十餘個丫鬟婆子。
梁曉隱約覺得不對,想要找個人問問,就發現自己母親的心腹嚴媽媽正急匆匆地走向自己。
“嚴媽媽,出了什麼事?”
梁曉見此時四周無人,便小聲問道。
嚴媽媽同樣低聲道:“四郎,那位是兗王府的樂安縣主,不是大娘子下帖子請的,縣主是不請自來的……還有,四郎,縣主一直在誇您文武雙全呢。”
梁曉整個人都不好了,他自然聽說過樂安縣主的名號,知道這位是兗王唯一的女兒。
按照本朝的製度,親王之女封縣主,位比國公,極為尊貴。
彆說吳大娘子這個伯爵府主母了,就算是國公夫人也不敢在皇室縣主麵前擺譜。
梁曉很有自知之明,在這汴京城內,永昌伯府就是個中等人家,他的母親再長袖善舞,人脈也隻限於同為中等人家的文武官眷。
吳大娘子最得意的馬球會,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汴京城文武官員家中的青年男女,極少有真正的天潢貴胄到場。
而現在,一位皇室縣主不請而至。
再結合嚴媽媽說的後半句話,縣主誇他文武雙全……
一個可怕的猜測出現在梁曉的大腦中,讓他瞬間出了一身冷汗。
這熟悉的即視感!
梁曉麵上不顯,心裡卻在瘋狂輸出,“靠靠靠,老子也不是齊衡那個小白臉啊,原劇裡的嘉成縣主現在還小,怎麼又冒出來一個樂安縣主?
“她可比嘉成縣主還棘手!邕王最後是被殺了,邕王的姻親隻是被新帝冷落,兗王的姻親,可全算是逆王一黨!最後全都完犢子了!”
……
球場邊的主帳內。
吳大娘子見樂安縣主一直盯著自己兒子看,心中疑竇叢生,麵上卻是笑著說道:“顧家二郎還是大意了,要不然這一場就是平局了。”
樂安縣主自幼是被捧著長大的,想到什麼說什麼,她對吳大娘子說道:“娘子過謙了,分明是你家四郎智勇雙全,將那顧二耍得團團轉……你們家四郎,果然名不虛傳!”
說話的同時,樂安縣主的臉頰微紅,雙眼卻還盯在梁曉的身上。
吳大娘子原本還心存僥幸,於是故意套樂安縣主的話,這下全明白了。
這個身份尊貴且敏感的小姑娘,看上了自己的兒子……
吳大娘子開始在心裡罵娘!
以永昌伯府的門第,就算是承襲爵位的嫡長子迎娶皇室縣主,都算是高攀了。
吳大娘子從半年前就開始給梁曉議親,卻從未考慮過汴京幾家王府的貴女,想都不敢想。
兗王子嗣單薄,膝下隻有一子一女,對樂安縣主這唯一的女兒極為寵愛,如果樂安縣主非梁曉不嫁……兗王還真有可能同意。
若這位縣主是除邕王、兗王之外的王爺的女兒,吳大娘子此刻隻會患得患失,害怕這門親事成不了,自己兒子錯過了這潑天的富貴。
可這位偏偏是兗王府的縣主!
如今皇帝幼子薨逝,哪怕皇帝自己不認命,過繼宗室為嗣也幾成定局。
最有可能登臨九五的就是曾經養在宮中的邕王和兗王。
二王之間的鬥爭愈發的激烈!
在平民百姓眼中,永昌伯府是個龐然大物,可若是自不量力地摻和進奪嫡之爭,稍有不慎就是奪爵毀劵的下場。
不幸中的萬幸,樂安縣主是金枝玉葉,身份尊貴,但到底是未出閣的女孩子,隻是不停地誇讚梁曉文武雙全,並沒有說其他出格的話。
吳大娘子心下稍安,她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還有回旋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