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宮,垂拱殿。
安排好梁曉等侍衛巡查天下之事後,趙真覺得自己應該放鬆放鬆,於是召了很討他喜歡的小榮妃伴駕。
沒有意外的話,今晚也是小榮妃侍寢。
榮妃如今二十餘歲的年紀,極有風韻,她主動站到趙真的身後,為其按摩太陽穴,讓趙真極為受用。
因剛剛安排了榮顯,趙真就順口告訴了榮妃。
榮妃手中頓了一下,不過馬上就又動了起來,同時笑道:“我這個弟弟,被家裡寵壞了,不像個樣子,不要誤了陛下的大事。”
趙真知道榮妃這是心疼弟弟,當即說道:“朕這是對他的曆練,到邊疆走一遭,無論差事完成的如何,他都會有所長進的。”
在這一代的勳貴子弟中,梁曉是最拔尖的,榮顯就屬於不好也不壞的那一類,不算紈絝子弟,但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事跡。
因他是榮妃的弟弟,趙真對其另眼相看,點了他做垂拱殿侍衛,就是想要好好調教一番,若是能調教得像點樣子,那也是一樁美談。
所以,趙真故意將其安排去了邊疆,打算先磨一磨他的性子。
榮妃知道趙真此舉算是恩典,雖然極為擔心弟弟,但也不敢再說什麼了。
……
成為垂拱殿侍衛前,梁曉和榮顯隻是點頭之交。
認識,但不熟。
兩人都在汴京勳貴圈子裡混,之所以不熟,單純是因為不是一路人,榮顯並不喜歡梁曉這個奮鬥逼。
梁曉也樂得被榮顯疏遠,若榮顯對他感興趣,想要和他相交,他才會頭痛呢。
原劇中**年後的宮變,榮家是主導者之一。
為了給榮飛燕報仇,榮顯及其身後的榮妃和榮家,同兗王合流,囚禁了諸多官眷,放叛軍入宮,殺了邕王,然後被新帝一網打儘。
哪怕放眼整場宮變,身為禁軍統領的榮顯也是極為關鍵的人物,甚至可以說,沒有他的參與,這場宮變能否發生都要兩說。
梁曉和榮顯非親非故,自然不會有拯救榮家的想法,他也不希望原劇的劇情大變樣,讓自己失去“先知先覺”這個天大的優勢。
所以還是對榮顯和榮家敬而遠之為上上之策。
等到兩人一起成為垂拱殿侍衛後,梁曉和榮顯的關係親近了一些,相互替過崗,一起吃過酒,但也就僅限於此了。
此時梁曉見榮顯滿臉的悲憤,聯想到他外戚的身份,就將其中的內幕猜得七七八八,隨口安慰了幾句,就尋了個借口脫身了。
……
回到永昌伯府,梁曉先去見了他的母親吳大娘子。
他的父親永昌伯,此時還在兵營中做事,沒有回來。
梁曉將皇帝的恩典一一告訴了自己的母親,吳大娘子先是為梁曉感到高興,然後著急忙慌的將嚴媽媽叫了過來,讓她趕緊準備梁曉的衣物以及隨身侍奉他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