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的勳貴子弟,入仕有一套標準的升遷流程,幾乎所有高位勳貴都是這樣升上來的——先進宮做侍衛,和皇帝混熟,順便把官階混得高一點,然後外放直接做主將,無論是鎮守一方,還是領兵打仗,總之熬一熬資曆,最好積攢一些功勞,等年紀大了就調回汴京,在禁軍三衙或者樞密院做高官。
顧廷燁現在放著這樣一條陽關道不走,非要和寒門士子一起走科舉的獨木橋。
如果梁曉沒有開天眼,知道顧廷燁最後會因禍得福,他早就把顧廷燁罵(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了,然後顧廷燁的親爹還得給他送錦旗,感謝他幫忙管教兒子。
梁曉知道顧廷燁走這條路還差點走成了,要不是年少時曾經就楊無端一事發表過不良言論,他就真的成了進士了。
這證明顧廷燁真是個天才,文成武就,半路出家考科舉都如此牛逼。
可梁曉就是好奇他腦子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因為麵對的是顧廷燁這個好兄弟,梁曉不用多想,直接問出口了。
顧廷燁先是扭扭捏捏地顧左右而言他,最後被梁曉逼得緊了,才不得不吐露真言:“我要讓我父親知道,沒有他,我一樣能當官。就算是考科舉,我也一定能名列三甲!”
梁曉頓時全明白了,按照前世心理學的說法,這是“弑父情結”的變種,或者叫吃飽了撐的。
抬手拍了拍顧廷燁的肩膀,梁曉違心地讚了一句:“二郎有誌氣!我支持你!”
顧廷燁有些受寵若驚,他還以為梁曉會罵自己,他知道自己此舉多少有些離經叛道。
梁曉笑道:“反正你還年輕。”
顧廷燁怒道:“你還是不相信我!你給我等著!”
兩個年輕人又笑鬨起來。
……
進入揚州地界後,吳大娘子就把梁曉叫了過去,打算再囑咐一番。
“下聘過後,我和你父親就回汴京了,你獨自一人留下來,這是你第一次辦差事,一定不能大意……”
梁曉能感受到吳大娘子的一片慈母之心,雖然心中無奈,但還是很認真的答應了下來。
吳大娘子又說道:“雖然今日之後,盛家姑娘就算是你的媳婦了,但畢竟還沒有拜堂成親,你一定要注意,不要有違禮之舉!”
所謂的“違禮之舉”,就是婚前X生活的文雅說法。
梁曉差點咳出聲來,他親媽這腦回路!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把他當什麼人了?!
吳大娘子有自己的顧慮,下聘過後,兒子獨自留在揚州,肯定會被盛家照顧,盛家對這對小情人的日常接觸,肯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血氣方剛,日久生情,又是合法夫妻,真要是自家兒子強迫他媳婦,非要……其實也沒什麼,就怕萬一被發現了,兩家人的名聲都會受損。
吳大娘子生怕因為這樣的陰私事,讓兒子被皇帝厭棄,毀了大好的前程!
為了安親媽的心,梁曉就差指天為誓了,好說歹說,才讓吳大娘子放過了他。
至於永昌伯,這位爺是個甩手掌櫃,根本不會想到要囑咐兒子什麼,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享受這難得的清閒。
雖然在船上住得不如家裡舒適,但也還可以了,畢竟他的座船很大也很穩,還算不錯。
不用到兵營裡打卡上班,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永昌伯就覺得這是神仙日子了。
想到自己已經到了揚州,永昌伯對天下聞名的“揚州瘦馬”很是向往,可想到自家大娘子肯定不會同意自己在當地玩耍的,又連連歎氣。
不過永昌伯可不敢違逆自家娘子的意願,隻得蓋上被子翻身再睡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