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汴京出發前,梁曉隻是隨口出了方案,告訴了自己的小廝,不到兩日的功夫,成品就到了他的手裡。
盛長楓受罰那日,梁曉見盛華蘭哭紅了眼睛,心情不好,就取出來一套,和說明書一起給了華蘭,讓她轉移注意力。
對於盛華蘭這樣的古人來說,這個新鮮玩意自然是極有意思,她擺弄了好久,好幾次險些成功,最後都是功虧一簣了。
今日梁曉來了,盛華蘭就將這副“華容道”取了出來,“逼”著梁曉給她演示解法,還揚言如果梁曉也解不出來,“決不輕饒”。
梁曉知道華蘭是說著玩的,也是在表達親近之意,他自然樂在其中。
於是梁曉主動和華蘭打賭,表示若自己解開,那華蘭就要輸給自己一樣事物。
華蘭滿口答應,親自將“華容道”擺放好,推到了梁曉麵前。
梁曉也不和她客氣,按照記憶中的解法,開始推動木板,不多時,代表曹操的木板就成功抵達出口。
梁曉抬頭,噙著笑意,看著華蘭露出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
梁曉的動作並不快,可在華蘭眼中,卻可以稱之為“眼花繚亂”。
梁曉笑道:“你輸了,快把賭注取來吧。”
華蘭並不氣惱,早在兩人打賭之時,她就想好了要輸什麼給梁曉。
按照常理推斷,梁曉大概率是知道解法的。
所以,華蘭其實是故意的。
華蘭極力控製著自己的嘴角不要翹起,叫來了貼身丫鬟,命她去自己閨房中,取一件事物來。
梁曉見識過現代社會高度發達的娛樂活動,怎麼可能覺得解“華容道”有意思,不過是逗弄華蘭罷了。
逗弄女孩子,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挺有意思的。
盛老太太適時開腔,笑眯眯地問道:“曉哥兒,老身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小玩意,這是汴京最近流行的花樣嗎?”
梁曉笑著答道:“讓老太太見笑了,是我閒來無事想出來的,原是做出來逗我們家六郎的。”
六郎說的是梁曉的親弟弟梁晗,現年十一歲。
盛老太太有些吃驚,她自然看得出來,這副木板可不簡單,極為精巧,也很有意思,沒想到梁曉竟然還有這樣的能耐。
華蘭也有些吃驚,她和盛老太太一樣,還以為這是汴京那邊的新花樣呢。
和盛老太太相比,華蘭又多了一重自豪,覺得自家夫君真是才華橫溢,不僅文武雙全,還有這樣的巧思。
梁曉笑而不語,反正這個時空還無人發明“華容道”,他就毫無愧疚地將發明者這個名頭據為己有了。
穿越到這個世界後,梁曉也有過做文抄公的想法,可他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知道自己抄了極容易露餡,還是不要自取其辱為好。
再有,他的目標是做出一番事業,封侯拜相,並且很早之前就打定主意要走武將這條路,就算通過做文抄公積攢了一些聲望,也無甚用處。
不過,抄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意,或是在合適時機小抄幾首詩,幾句詞,也在梁曉的計劃內,就當是滿足自己的惡趣味了。
梁曉前世聽過一個笑話,某位大名鼎鼎的開國元帥,若隻讀他在生死之間寫的詩句,定會覺得他是古往今來最頂級的詩人之一,要頂禮膜拜的。
可若是讀了他寫過的全部詩篇,對他的評價則會跌落人間,甚至讓人哭笑不得。
梁曉覺得若是自己也能有類似的逸聞,還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