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娘子接過華蘭敬的茶,輕輕笑道:“你和曉哥兒好好過日子,他要是欺負你,你隻管來找我,我教訓他。”
這話很好接,華蘭把剛剛回永昌伯的話,換了種說法又說了出來。
給永昌伯夫婦敬茶後,梁曉拉著華蘭,給她介紹自己的兄嫂和弟妹。
吳大娘子治家有方,梁曉的三個嫂子,雖然心思各異,但都和顏悅色的和華蘭說話。
華蘭出嫁前,盛老太太和王若弗給她灌輸了一大堆的大家族女眷之間明爭暗鬥的手段,諸如陰陽怪氣惡心人,笑裡藏刀給你挖坑,等等。
哪怕梁曉說他的家人都很好相處,華蘭也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
然後她驚奇地發現,梁曉說的居然都是真的,梁家人真的都很好相處。
言語間的親熱可能有裝的成分,但上到她的婆婆,下到年幼的小姑子,都沒有表現出惡意。
對於華蘭來說,最難的反而是認人。
永昌伯的生育能力極強,一共有十二個孩子。
若隻是如此,在勳貴圈子裡實屬平常。
最讓人羨慕嫉妒恨的,是這十二個孩子全部存活,無一夭折,而且其中十一個都是兒子。
其中前六個孩子都是兒子,三個嫡出三個庶出。
後六個孩子全部都是庶出,排行第七的,是他們這一代中唯一的女孩子。
然後,梁曉的三個哥哥都已成親,加在一起給梁曉造了八個侄兒侄女。
華蘭自認為記憶力不錯,也事先了解過永昌伯府的人員構成,但也隻是勉強記住了梁曉的兄嫂,還有七妹的長相。
不是她不給力,實在是梁家的男孩子太多了,還有好幾對年齡相仿的,長得也很像。
麵對這一大群大小不一的孩童——從半大孩子到繈褓中的嬰兒都有——華蘭隻能保持微笑,接受他們給自己行禮,然後將提前準備好的禮物分下去。
……
好一番折騰後,梁家的認親大會終於結束,梁曉和華蘭回到了秋爽齋。
雖然很是疲憊,但華蘭的心情還挺不錯的。
事實證明他的夫君說的沒錯,梁家確實還算和諧,與梁家人相處並不費神。
之所以疲憊,還是昨晚折騰得太晚,累著了。
梁曉身強體壯,並不疲憊,但她心疼媳婦,對華蘭說道:“稍後還要去拜祠堂,你先休息會兒吧,快到時間了我叫你起床。”
華蘭有些猶豫,顯然是心動了,可又顧及影響。
梁曉笑道:“昨日侍書應該也和你說了,這秋爽齋和旁邊的院子都已經分給了我,一切都是咱們兩個做主,公中隻負責出錢,如今這院子裡都是你我的人,隻要不耽誤了正事,你做什麼都行。”
華蘭確實已經知道了。
如今聽梁曉這樣說,她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加上非常信任梁曉,猶豫片刻後就同意了。
豔陽高照,華蘭卻卸了釵環,脫得隻剩褻衣,躺在了柔軟的床上。
恍惚間,華蘭甚至覺得自己還沒有出嫁,還住在盛家老宅的壽安堂。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華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覺得自己運氣真好,嫁了個如意郎君,嫁了個好人家。
華蘭翻了個身,很快就入睡了,睡得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