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分析會上大家各抒己見。
陸川提出了一個所有人都很關注的一個觀點。
就是陳凱的去向。
大多數認為在商場發生遭遇戰之後,陳凱應該立即離開海州市,這樣的話就很難鎖定對方的具體位置,為後麵的抓捕帶來非常大的難度。
這也是正常人的正常想法。
作為a級通緝犯,碰到警察還不跑,那在這等什麼?
但是,陸川卻認為對方一定還在海州市,為什麼給出這麼肯定的猜測?
“理由很簡單。”
陸川站起身,走到投影儀前。
“就是陳凱為什麼冒著被逮捕的危險從國外回到海州市!”
“畢竟對方已經潛逃了18年。”
“當年的陳凱剛剛35歲,現在的他已經53歲了。”
“對方回到海州市是想東山再起嗎?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這個可能性不是不大,而是根本就沒有。
而且就算對方想要東山再起,也應該是回到天州市,而不是來到海州市。
再者說現在的社會環境和18年前的環境是截然不同的。
打打殺殺那一套在18年前比較好用,但是現在不行了。
更彆提,陳凱現在都已經50多歲了。
“既然對方不是回來東山再起的,那對方為什麼回來而且還帶著保鑣。”
“是回來自首嗎?顯然也不是。”
對方如果真的回來自首,那就不用帶保鏢,遇到警察的時候也不可能發生遭遇戰。
“所以我的判斷是,陳凱回國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
“而這件事情就在海州市。”
“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在陳凱看來,甚至超越了他自身安全的程度。”
“所以我不認為陳凱在沒有完成這件事之前,會離開海州市。”
這個判斷
眾人聽完,確實有點道理。
就像陸川分析的,陳凱為什麼回來?
在外麵已經安穩的呆了18年,如果就這麼呆下去,陳凱可以在外麵善終也說不定。
可是對方偏偏就回來了。
“還有一點,”說話的是任強:“報警的人,到底是什麼人,現在還沒有搞清楚。”
得知陳凱在金達萊商場的信息,是有人報警。
說是懷疑看到了A級通緝犯。
但是當警方到達現場的時候,並沒有聯係到報警人。
追查電話的相關信息,也並沒有找到實名登記的信息。
電話卡是以前的,不記名電話卡。
也就是說對方是匿名報警。
那麼問題來了。
陳凱是18年前的a級通緝犯。
這麼多年過去有關他的通緝信息,雖然一直在網上掛著,但是不可能印刷成傳單撒的大街小巷遍地都是。
另外18年過去,陳凱的麵貌早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所以,對方是怎麼認出陳凱的?
一個普普通通的抓捕行動,隨著大家的分析,卻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疑惑。
“好,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沿著兩個方向開展。”
秦勇開始部署下階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