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川背著身等著後麵的鄭若縈問他怎麼解決,等了半天也沒聽她說一句話,自己倒是主動轉過頭,問道:”你不想知道怎麼解決嗎?”
鄭若縈歪著臉袋說道:“肯定想知道啊,但是本姑娘現在不想再逢事就央求你,搞得我們每個人就像吃乾飯的一樣。。”
梁川沒想到自己的說話方式還讓這些個人心裡不舒服,便於說道:“大小姐你又哪裡不樂意了,咱們這是純粹地交流,沒必要有心理負擔嘛!”
鄭若縈哼了一聲,扭頭不說話。
唉,這個妹子果然要強,吃軟不吃硬。
梁川苦笑著搖搖頭說道:“甘蔗田裡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需水的時候有水可心灌輸,不需要水的時候將多餘的水及時排出去。要及時達到這種效果最好就是引水灌溉的水溝和排水的水溝分要分彆開挖,灌溉的水溝河邊高而地裡低,這樣能才能蓄水,排水用的水溝,田裡麵高而河邊低,這樣雨季來臨的時候,破開田埂就能讓蔗田裡的水排出去。”
鄭若縈聽得連連點頭,不過想了一下梁川的設計,問道:“那水要從哪裡來,你也說了河裡的水位比岸堤低太多,怎麼將河水引上北岸?”
梁川說道:“水車聽說過嗎?”
我國到了宋代,農具的發展到了一個繁榮的時期,各種農具都是本著為農業服務的宗旨,完全的利民便民,唐末改良的曲轅犁,到了宋代就有翻車,不過那玩意的構造太過於複雜,用起來實用性不高,倒是水車的原理很簡單,鄉下就能弄得到材料,木匠也有,趙金玉就是木匠,等家裡的木工活做完,自己將構造說給趙金玉,讓趙金玉幫忙製作一具水車。
幾個人聽著這個名詞一頭霧水,瞎鹿插嘴道:“是不是一個圓圓的跟車輪一樣的大木盤,立在河邊會自己將水帶起來的東西?知道是知道,就是不會做啊。”
梁川繼續說道:“但是水車現在要製造出來還早著,得先用點其他工具,你們可以去山上砍兩個一樣長的圓木,最好兩根粗壯,頂端打一個孔,做為支架,樹在河邊的高地上,然後再找一根長的竹竿,在三七處打一個孔,用一根小木棍橫穿這個孔與兩個圓樹上的孔,這樣做成一個杠杆原理。。這個你們沒辦法理解,總之就是竹竿兩頭綁著繩子,竹竿短的那頭綁一個木桶,在另一頭人力來拉竹竿或著懸上一塊重石,這工具叫作桔槔,這樣既能省力,又能將低處的水打到高地上,高地上順著挖好的水溝就能直接流到甘蔗田裡了。”
幾個人聽梁川講得一頭霧水,但是梁川在地上畫了一個模型,這個杠杆原理本來就很簡單,隻是用嘴巴講起來讓人感覺很複雜而已。這個杠杆製作很簡單,就是打水的時候必須兩個人配合,多花一點力氣,等水車搭好了,就大可不必如此了。
一群會種地的不會種地的人圍著梁川,都對這個年輕人腦子裡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感到震驚,為什麼何麓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也能出現這麼見多識廣的人物?
照理來說有這麼多本領的人應該不甘呆在這種山溝溝裡才是。據說這個人以前還是個小乞丐,沒想到今日竟然能和鳳山第一人家的大小姐這樣談天說地,連大小姐都要按著人家的意思行事。
鄭若縈也自認讀過很多書去過很多地方,見的世麵在鳳山的同齡人裡說不上見識最多的,但是也算是眼界寬廣的人,但是她的那一點微末道行在梁川的眼裡好像完全不值一提似的,不管哪個方麵,梁川總是能站在比她更的地方給她指出不足。。為什麼他會知道得這麼多,他都是從哪裡學來的。。
要是鄭若縈知道梁川所學的知識都是一千年後,課堂裡課外書上學來的,真實的實踐他也不懂,不知道她會做何感想?
“現在灌溉的問題按你說的方案來的話,應該也不會有其他的大問題了,你再想想,還有哪些方麵我們要提前考慮的嗎?”鄭若縈看著心情頗好的梁川,心下也是挺開心,不是澆他冷水,而是實事求是地提問,未雨綢繆總好過臨陣磨槍。
“暫時應該沒有其他的問題了,有問題也得等碰到了再想辦法解決,現在著急不來。咱們現在種的甘蔗雖然比不上我們老家的精細化管理,但是放眼當今這個時節,應該也沒有人能做得、管理比我們好,所以我們應該還是要有信心的,哪怕說收成達不到我們家的鄉的那個水平,至少應該也比其他地方的蔗農要有個好的收成,彆人都做得下去,我們肯定能做得更好!”梁川說得信心十足,一臉豪氣,在場的所有人聽著梁川的說無不動容。
就是啊,種個甘蔗都比種幾畝水稻費的事多了,這樣再沒有收成,老天爺估計也看不過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