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季不如說是要命季。
家裡幾位夫人對榨季望而生畏,梁川覺著不過如此,等他實際主持家裡的大小事宜,他恨不能打死自己,這樣就能一了百了。
實在太累了!
山民第一波砍甘蔗的婦女往田地裡而去,馬上就把第一捆甘蔗扛了回來。
何保正已經主動過來幫忙,每年的冬天是他蚊香的淡季,這時候蚊子全部死絕了,做蚊香也不容易,手上的皮很容易皸裂,倒不如歇到年後春天來臨後,再開始製作新的蚊香。
蚊香是淡季,卻是甘蔗收成的旺季,他與妻子王氏還女兒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到望鄉大厝來搭一把手,憑這家裡的幾個女人實在是忙不過來。
甘蔗來了一捆,李初一將書院的幾頭黃牛牽了過來,牛背上套上牛軛,便圍著糖轆開始悠悠轉了起來。
熟悉的場景熟悉的操作。
常年不在家的梁川驚訝地發現,幾位夫人做得比他還熟練,甘蔗放到糖榨當中,鮮甜清香的甘蔗汁便流了出來,一捆甘蔗反複榨了幾次,隻榨出一桶蔗汁。
何保正就在糖坊外麵結算,一手交錢一手交蔗,收到錢才把甘蔗送進糖坊裡去壓榨。
李初一在糖坊裡生火,連環灶已經開倒糖水,第一鍋蔗汁滾滾入鍋。
梁川心道,這套流程還是沒變,當年就做過,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天下來,梁川差點躲到藝娘的被窩裡放聲大哭。
哪裡有時間睡覺?蔗田裡的甘蔗一捆接一捆地扛到糖坊門口,不要說梁川,就連門口結算的何保正也沒有時間睡覺。幾千個人,一個人就算是用一盞茶的功夫,那也完全應付不過來!
連環灶裡的灶火據說從這一天開始,生起來後就再也不會熄滅,一直不停地燒,燒到八千多畝的甘蔗地全部砍完為止。梁川今年去地裡特意偷瞄了一眼,那蔗田還是一望無際,壓根就跟沒動過一般!
現在是幾位女人在糖坊外麵榨糖,然後梁川與李初一在裡麵不停地熬糖。糖坊經過這些年不停擴展,那連環鍋一組幾口鍋,並排建造了五套連環鍋。
也就是說現在效益是以前的五倍,但是人卻還是當年的那幾口人,算上楊秀李二花還有葉小釵等幾個人,他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一天之內全部忙完。
那個熬糖的大勺子,梁川跟艄公似的,舀了一整天,一天下來梁川感覺自己的胳膊更粗了,上麵的肌肉線條都有些明顯,連環鍋到下麵糖汁越發濃稠,幾個女人讓他們來舀還真有點說不過去!
到了午夜,看著天色已堪堪過了子時,蔗田裡竟然還不斷人往糖坊拉著甘蔗!梁川看著如此勤勞的山民婦女同誌們眼淚頓時有一種想要奪眶而出的衝動,這些人都不會覺得累嗎?
熬糖製糖的工藝堪稱梁川手中的重要機密之一,當年的趙宗諤為了奪走這一秘方不惜讓管事把鄭若縈強擄到汴京,到最後趙宗諤身首異處也沒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如願以償。
在鳳山,糖坊沒有熬糖的時候絕對不會開放,平時能進入糖坊的除了幾位夫人就是葉小釵等幾位對梁川絕對忠心的下人,還有就是李初一,連何保正至今也不知道這糖是怎麼來的。
這個秘方如果能保存的得好,賺錢的速度堪比炸山采礦,與一座金山相差無幾。
鳳山的糖在不僅在大宋境內大大的有名,朝廷將鳳山出產的白砂糖作為禦物,每年都有內府來清源采購。老百姓眼睛可是雪亮的,官家用的東西那還能差,一傳十十傳百,每年鳳山的糖一出廠,送到清源的萬達商會及淘寶店,如果沒有提前預約,一般什麼也搶不到。
白砂糖和紅糖的價格這些年一年一個價,價格連翻了好幾倍,但是就跟寶貝的,有價還無市,每年這個時候,不僅砍蔗人會到鳳山候著,還有不少商人會到鳳山,就希望能搶到一點優質剛出爐的白糖。
大宋人對白糖趨之若鶩,化外人同樣看中這種寶貝。波斯一帶的阿拉伯人,他們同樣也有喝茶的習慣,他們發現,如果在茶葉當中加入這種紅糖,風味更加的醇厚!
而且糖的作用不僅是因為它甜,聰明的東方人發現這種物資用在戰爭中極有有效,不僅可以療傷治病,餓了有一點點的糖製成的食物,也比其他的食物吃了更能飽腹!
這簡直就是食品中的黃金!
海外的商人早年來大宋買什麼,要麼買茶葉要麼買瓷器,一拉都是一船一船地往回運。現在他們不要了,他們看中的是大宋朝的糖!
這玩意太金貴了,而且在波斯一帶根本種不出甘蔗!呂宋島上麵有種甘蔗,但是他們完全不懂,糖是如何製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