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大秦的皇帝陛下開始了他的權術操作。
始皇帝先殺幾個頑固派,再抄個家,表明一個態度,皇帝必須北伐,違者死,抄家滅族,這是強權施壓,隨後,將扶蘇調走,因為後麵是個屎盆子,扶蘇親自坐鎮也未必能行,這個時候,朝中必須無主,要讓百官負責大秦國事的處理才行。
為什麼呢?因為等會大事就來了,軍糧問題遲早要解決,但要怎麼解決,這就是最大的難題,朝中無主,這個問題就落在了朝堂那幾個高官身上,他們想推都推不掉。
要是扶蘇監國,這件事,就得扶蘇負責,百官也有了甩鍋的對象,最後,軍糧供應不上,大軍戰敗,扶蘇承擔的起?這不是坑自己兒子嘛,真要是如此,扶蘇會失去關中之地舊貴族的支持,軍中也失去了支持,看似勢力強大的背後,其實一點即破,所幸始皇帝沒有對付扶蘇的心思,要不然,隨便一點手段都能讓他翻不了身。
所以,在扶蘇提出,想要親自率軍出征時,始皇帝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北方或許有危險,但相對於接下來的朝中而言,北方反而是更加安全的。
秦王離朝,秦皇親征,朝中大事皆由百官決斷,軍糧問題就是懸掛在他們頭上的刀,處理不好,刀就會落下。
而朝中大佬一眼望去,上哪籌措數目如此龐大的一批軍糧啊,而始皇帝那殺那些頑固派,抄家的舉動,第三層作用就來了,點醒與威脅。
右丞相王綰率先看明白了,或許他不是第一個人,三公九卿之中,還有許多大佬也都看明白了,但他們都不說,他們不說,王綰要說,這裡麵,就他的地位最高,他,沒得選擇,就算這是一個得罪人的活,那他也得乾。
從哪裡弄糧草,其實陛下已經說了,但是沒有明說,要看
始皇帝抄家的那些人,就是這些舊貴族之中的頑固派,陛下抄家之後,獲得了前期的糧草,後續的大批糧草,要怎麼來,很清楚了吧!
這注定是一個得罪人的活,這也是朝中這些大佬不敢說的原因,關中之地所有的舊貴族士族,支持始皇帝登上大位,大秦完成一統之後,他們不僅沒有獲得想要的利益,反而還要剝奪大批的財富,你說說他們受不受得了,對於發布這些命令的人,會不會恨之入骨。
而他們恨誰呢,就是朝中這些大佬,畢竟始皇帝已經徹底將自己給摘出去了,皇帝親征去了,這命令和他無關啊,這個朝中百官為籌措糧草的舉措,關在前線的皇帝何事呢?
而百官,也沒得選,始皇帝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又什麼都說了,一個簡單的抄家滅族,就是全局的點睛之筆,一切儘在不言中,威脅,勸說,權柄,操守,生死,始皇帝全部用了進去。
始皇帝知道,也隻有這群人能從這群舊貴族士族手中籌措到糧餉,換做是自己,或是扶蘇,都不行,倒也不是真的不行,但是需要動用強權,這對皇家的名譽不利,所得到的利處不顯,而三公九卿,原本就是這些舊貴族士族的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