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卻可以用一些舉動來影響彆人,進而讓彆人更多的傾向於按照我們之前的設想來進行行事,就像華容道大路之上燃起的那一簇簇的煙火……
一種舉動,一種儀式,一種暗示。
斐潛雖然嘴裡啃著羊肉,但是心思卻完全沒有在體會羊肉的香甜之上,而是在不斷著思索著。
就像方才他做的舉動,雖然對於後世的人而言並不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對於現在整個漢代的人而言,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都有一種典型的儀式感。
儀式感,或許帶來的就是另外一個詞敬畏。
斐潛回想起他方才敬獻的三個方麵,天空、大地和祖先……
人是經驗感的生物,如果是熟悉的事情,那麼自然而然就會調用之前在相類似環境中所積累的經驗,來指導自己的行為,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完有什麼後果都會在經驗當中預先有一個判定。
但是如果完全找不到任何的經驗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會顯得無所適從。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非常自信的人,但到了另外一個場合,卻像換了個人一樣的原因了。
要製造儀式感首先要有相應的概念,這種概念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但是又是高於生活的,就像是方才的天空大地和祖先。
如今漢代的人,要能說清楚的了解,天上是什麼,地下有什麼,祖先去了何處,恐怕沒有幾個……
或者說,可能隻有一個,就是斐潛自己。
因此,在麵對同樣的未知,同樣的神秘的時候,胡人和漢人都是一樣的毫無經驗,因此很容易就形成共同的一種暗示,神秘感和敬畏感就這樣產生了……
或許我應該多利用一下這種類似的儀式,斐潛想道,畢竟儀式比較容易培養出群體意識,也會讓人置身在群體的壓力下,不知不覺中就範。
當大多數人都認同的時候,新加入的普通人也會多半下意識的進行認同。
斐潛斜眼看了看營地上空飄揚的三色旗子,下一步,在這一場戰鬥之後,應該立即進行那個整個軍隊的整體意識的梳理和建立了。
斐潛忽然非常的迫切想要先將手頭上的這一戰打完,打好,然後就可以先行推展一些實驗性的動作,甚至可能的話,就邀請蔡邕師傅前來……
畢竟玩這種儀式,這種群體的暗示,有或是沒有一個首腦性的宗教領袖模樣的人物,差彆還是非常的大的,更何況,在儒家的文化當中,有專門的一個用來消除個人雜亂無序的意識,進行理念灌注的經典著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