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三月戊午,董卓在大朝會之上,突然宣布以私通外敵,濫鑄惡錢,敗壞社稷,欺君罔上之罪,誅殺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餘人,分彆埋葬在長安青城門外與東都門內,後來董卓又擔心有人會盜走屍體,便再將這些屍體又轉移至了縣。
殺袁隗最直接的原因固然有之前就積攢下來的各種舊怨,不過導火索卻是一個毫不相關的報告。
負責觀測天象並預測未來的太史令向董卓彙報,說不久將有朝廷重臣,至少是三公以上的級彆的人物將死於非命……
董卓一想,這位倒黴的大臣總不能是我吧!
於是,便沒有經過任何人,便直接在朝會上當場宣判,立刻執行,然後便算是應驗了太史令所說的關於未來的箴言,印證了天象,董卓就感覺到自己的生命似乎就安全了。
然而董卓肆無忌憚的誅殺了三公以上的人物,又恰好是曾經提拔過自己的門公,這樣公然違反了漢代基本法的行為,觸怒了許多的人。
這個時候長安城內有這樣的五個人,湊到了一起。
何,任議郎。
鄭泰,任議郎。
荀攸,任黃門侍郎。
種輯,任侍中。
伍孚,任越騎校尉。
荀攸的頭腦最好用,因此主要還由他進行分析:
董卓在長安彆看權勢滔天,其實隻是一個假象。其主要死黨及部曲,如牛輔布防在長安至雒陽之間,李、郭汜也遠離長安。所以,荀攸最終的結論就是,隻要刺殺董卓,然後派兵據守函穀關等關隘,阻斷董卓手下牛輔等人返回長安,同時以朝廷號令山東士族進京,便大事可成!
其餘四人都覺得荀攸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誰去動手行刺呢?目光便都集中在了伍孚身上,誰叫他是正兒八百的武官呢?
越騎校尉原先是蓋勳擔任,但是董卓不喜蓋勳掌兵,故將其免職,然後將其授予了伍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伍孚還算是董卓親手提拔的,受其親待也是情理之中,所以也有機會單獨的接觸到了董卓……
但是行刺,失敗了。
行刺當日,伍孚在衣服裡藏了一把短刃去拜見董卓。
董卓也沒有懷疑,接見了伍孚。會見完畢之後,董卓還送了送伍孚。
走在廊中的伍孚突然發難,抽出短刃刺向了董卓!
但是董卓居然並沒有因為肥胖而影響的躲避率,伍孚勢在必得的一刀刺空了!
董卓大為震怒,當場格殺伍孚之後,旋即大肆搜捕。
何、荀攸就因此入獄,種輯見情況不妙便逃亡了,鄭泰則是跟著華歆也一同逃出了長安。
何承擔了主要的罪責,承認是其主事,然後便在獄中自儘。荀攸則不然,一直大呼冤枉,因為他知道伍孚已死,鄭泰、種輯已逃,何又擔下了罪責,這樣一來,根本沒有人證明其與刺殺之事有關,因此董卓雖然知道荀攸與伍孚有來往,但無法完全確定荀攸有參與,於是就這樣擱置下來,但是也一直關押在監獄當中。
遭遇了突然的刺殺之後,董卓對於這些山東士族徹底喪失了信任感,同時,董卓自己也發現似乎記憶力方麵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有時候旋記旋忘,這種生理上的莫名其妙的問題,讓他有時候無名火熊熊燃燒……
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董卓上下朝必定身穿重甲,並召回了呂布,不管是到哪裡,都讓其在一旁擔任護衛……
而呂布則是痛並快樂著,快樂是因為他又可以見到那一直以來都牽掛著的小小身影,痛苦是因為這個身影已經被董卓收入了後院。
不過呂布並不是一個非常善於掩飾自己情感的人,因此一些異樣的行為就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