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說張遼心思不純,跟著溫侯呂布繞圈子肯定是彆有異心?還是去講趙雲出身低微,又管著黑山之眾,難免有死灰複燃之嫌?亦或是噴太史慈和平東將軍有所勾結,才能順暢來去毫無阻礙?
不負責任的亂噴,有誰不會啊?
相比之下,徐晃之前的那些戰績,似乎都已經遙遠,或者說已經不算是什麼耀眼的標記了。
打白波?
打羌人?
換個人行不行?
不一定不行。這些年頭,打過黃巾黑山白波的不知道有多少,有敗落的,自然也有取勝的,至於羌人,那更不用說了,大漢和羌人撕扯了三四十年,各有勝敗,誰能說離開了誰就一定行,或者說是一定不行?
但是反過來,要讓徐晃指揮騎兵,在黑山白水之間,在並北幽左縱橫來去,又或是在河洛冀州,輾轉騰挪尋求戰機……
徐晃捫心自問,他也不敢說自己就能做的比趙雲太史慈來得強。
如此一來,徐晃心中的不安全感就越發的強烈。
一線自然是不敢想了,那麼自己現在算是征西麾下的二線戰力?亦或是連二線都排不上?
徐晃搖了搖頭,似乎是想要將這個不怎麼美好的想法從腦海當中給搖出去。
自己當初投奔征西,難道就是為當一個二流都排不上號的低等統軍武將麼?
開什麼玩笑!
那麼問題就很現實的擺在麵前,若是論騎術,徐晃不是最好的,而且對於騎兵的掌控力,也並非是最好的,然後對於步卒方麵……
他娘的,但凡是有點能耐的,還有那個將領是不能統領步卒的?
就算是將這些步卒立刻都轉移到了像是李儒賈詡這樣人更多偏向於民生政務的人員手中,也不會耽誤多少事情,這些人一樣可以管理得好好的,該紮營就紮營,該列陣就列陣,絕對不會比徐晃在指揮差上多少。
這麼想來,自己似乎就比這些人多出了一個可以扛著斧頭上陣拚殺的優勢了?
徐晃磨了磨牙。
多少有些家學傳承的徐晃,自然是知道若是純粹做一個陣前鬥將是多麼吃青春飯的一件事情,的確,在身體機能巔峰的那幾年,風光無二,在戰場之上就是全軍的鋒銳重心,受到萬人敬仰,也會獲得許多榮譽和賞賜,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負傷,氣力衰減,難道能在戰場之上第一線搏殺十年二十年?
然後這些從巔峰跌落下來的鬥將都在哪裡?
都成為了下一代鬥將成名的墊腳石和收藏品,成為了放在木匣裡麵,成為對方炫耀戰功的資本。
純粹的鬥將沒有前途,那麼自己又有什麼優勢,又該在什麼地方發揮出來呢?
這些時日,徐晃從隴右往漢中趕,心中便是不斷的琢磨著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畢竟關係著徐晃自己未來的方向,也有徐氏家族前景和期盼。
“將軍!前方就是陽平關了!”
徐晃猛然抬頭,發現確實如此,陽平關的輪廓,已經是出現在了遠山之間。
旋即沒過多久,徐晃就在陽平關下,見到了益州彆駕兼陽平關令,馬恒。
馬恒,原本其實就是劉誕故意拉攏過去,企圖借著馬恒等人的荊襄勢力對抗張則這一方漢中本土的,結果沒想到還沒等到雙方真正進入角力階段,劉誕自己先塌了架子,馬恒自然就被排擠出了漢中的中央行政圈子,頂個了個彆駕的名頭當了陽平關的守將。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像是陽平關這樣重要的關隘,當然也是落在荊襄派的手中比較穩妥,因此徐庶後來雖然入駐了漢中,對於這樣的調派,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意見。在徐庶看來,借著這樣一個機會,磨練一下馬恒,讓其多積攢一些軍務上麵的經驗,也是正常範圍的操作,不值得特彆大驚小怪。
馬恒也並非愚鈍之人,多少也能從徐庶的態度之中體察到了一些什麼,因此在陽平關的這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沒有穿著文士的長袍寬袖,而是頂盔貫甲,就跟普通的武將根本沒什麼差彆。
就連徐晃也是不免有些詫異,畢竟在徐晃的印象當中,所謂長史彆駕之類的,不是應該綸巾博帶寬袍高冠的麼?
馬恒雖然看出徐晃帶有些疑惑的眼神,但也就是哈哈一笑,並沒有解釋。馬恒又不是徐晃他老子,也不是徐晃師傅,憑什麼給徐晃去解惑?
不過要是說反過來偷些師,馬恒就表現得毫無心理負擔,一麵向徐晃表示備有多少物資,多少糧草,提供給徐晃作為補充,套了些不痛不癢的交情之後,就立刻口風一轉,說到了徐晃的這些下屬如何彪悍,竟然有許多人提著碩大的戰斧,表示這麼多強悍的兵卒,究竟要如何培養,讓徐晃能不惜賜教雲雲……
徐晃也不傻,打了幾個哈哈混了過去。自己是用戰斧的,因此多教了些手下怎麼用斧頭,這不是很正常的麼,不過馬恒又不是自家屬下,憑什麼白白說出去?
馬恒也不以為意,反正在漢代,不管是什麼知識,基本上都是各人安身立命之所,因此不輕易傳授也是正常,反正原本就是屬於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的試探,因此徐晃不說也是正常,又是同僚,將來還有機會,便笑嗬嗬的告辭離去了。
倒是徐晃在送走了馬恒之後,心中忽然有些感悟,又轉頭去看自己那些提著戰斧的屬下……
這一段時間,徐晃基本上都在西涼隴右,自然也是招募了一些西涼漢子,這些西涼漢子高大雄壯,要不然也玩不動沉重的戰斧。
徐晃看著看著,忽然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不由得皺著眉,微微歪著腦袋,看著頭上的三色旗,嗯,也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征西將軍會不會支持……
嗐,甚是苦惱……
妙書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