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耕作。
一群目光隻是盯在了耕田之上的人,就像是隻是猜測皇宮裡麵的皇帝用金扁擔挑糞一樣,卻根本想不到為什麼不能用金扁擔做成貨幣呢?
大漠有金。
南中有銀。
西域金銀都有……
這些地方,還是斐潛表示說當下已經查探到的,而天下還有多少金銀產地是尚未找出來的?
金銀穩定,便是經曆千山萬水,依舊是金銀,不像是其他物品,會因為潮濕或是遇火而損壞,如此一來,從外域到華夏,金銀就會成為最通用的物品。
如此一來華夏多餘的產出,就有了銷路……
荀諶之前以為,華夏的產品是短缺的,但是一直等他到了平陽,也了解了長安三輔之地的情況之後,才明白其實華夏在大多數的時候,都能做到產品是有存餘的。
隻不過『存餘』,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穀賤傷農啊!』荀諶感慨著,然後再次重複了這一句話,這四個字,然後長長歎息著,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非要驃騎說破了,自己才能明白?
大力發展,或者說全力發展農耕的後果是什麼?
就是『穀賤傷農』。
當然,荀諶所不了解的是,地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可以長時間的剝削剩餘價值的權柄,會下意識的抑製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封建王朝到了一定時期之後,嘴上喊著農桑為本,但是實際上一點都不會重視農桑技術的持續研究和提升一樣。
曆朝曆代,哪一個是研究農業技術,然後當上了大司農的?
除了斐潛這裡,便是再無旁人。
斐潛勾勒出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當國家穩定下來,水利設施生產技術的提升,必然會導致農產品的產出超過了總需求,導致單價的下降,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士族鄉紳會利用各種手段,使得自耕農破產。
這幾乎是無解的,因為這就像是官僚必定**一樣,當權柄在手的時候,人性當中的貪婪必定會一次次的誘惑著,最終淪陷。所以耕田即便是再多,也不能轉變華夏土地兼並的結果。
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出去。
而引誘走出去的策略,就是金銀。
農產品有保質期。
金銀沒有。
一旦華夏的財富價值觀從土地轉移到了金銀上,這種被激發出來的**,將會使得華夏人越過崇山峻嶺,渡過大江大河,穿過茂密森林,在原本的土地不夠,家族眾多的擠壓之下,自然而然的對外擴張。
就比如像是荀諶自己一樣。
當年被家族排擠的他,還不是一樣選擇了往外走?
荀諶仰頭而望,雖然當下是在夜間了,可是荀諶眼中卻有了更多的光明……
在荀諶眼中,未來似乎有一點清晰了起來。
……
……
漢中,南鄭。
斐潛的超前謀劃在推進,而曹軍卻依舊盯著地盤……
一封八百裡加急的信報,擺放在李典的桌案上。
李典來來回回的看了兩三遍之後,將其遞給了常林,『曹軍恐有進軍漢中之意。』
在常林之下,還坐著馬恒和馬忠。
二馬原本都在川蜀,後來徐晃入川之後,漢中不免有些空虛,於是調到了漢中之地,加強漢中的力量。馬恒和馬忠原本在川蜀之中隻能算是中下層的管理人員,現在到了漢中之後便是隱隱的成為了李典的左右手,也算是一種晉升。
李典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心中泛起了波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