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有些意外。
他沒想到劉曄居然是說這些……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劉曄如果完全站在山東的立場上去說話,那麼趙雲自然是不願意聽的,可是劉曄講述的很客觀,也很實際,這就不得不讓趙雲思考起來。
因為他是趙雲。
如果是一般的武將,劉曄說這些,就算是能聽懂,但是想了一小會兒想不明白,也就自然而然的放棄不想了。
趙雲喜歡思考,喜歡學習,也擅長總結,當問題擺在他麵前的時候,趙雲的選擇就是先嘗試去思考,去尋找答案,而不是直接躲避,或是擱置。
劉曄看著趙雲的神情,微微一笑。
他一路而來準備好的說辭,現在已經是完全舍棄了。現在他和趙雲說的這些,都是他來見趙雲之前,臨時想出來的。
劉曄知道他來幽州是做什麼的,可是千辛萬苦真到了薊縣,卻遇到了這樣一次的雪災,見到了驃騎軍在救災收攏,重現秩序之後,心態就略有了一些變化。
山東都說關中北地,是多胡蠻之習,有腥臊之氣,可是現在幽州之地在受難的時候,那些風雅名士又在何處?
幽州百姓現如今是更需要山東的之乎者也,風度翩翩,還是當下驃騎軍雖然不太客氣的呼喝,但可以有些衣食熬過這個嚴冬?
大漢又是什麼?
或許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
隻不過對於士族子弟,尤其是皇室宗親來說,天子身上的神秘麵紗,可能就沒有多少作用了。
劉曄也是如此。
他見過天子,也知道天子劉協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果說是在太平盛世,那麼天子劉協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皇帝。
因為在太平的時候,一切秩序都是基本穩定的運作著,天子越少乾預,那麼郡縣地方問題也不多,除了在災害之時天子下令征召救災之外,其他事情一般郡縣內部都可以處理了。
可是在當下天下動亂的情況下,天子能力不足的弊病就很致命了。
天子收攏不了各路諸侯的心,就必然無法控製地方上的紛亂。
而且這些問題,劉曄還不好和天子劉協直接說!
一個方麵是如果劉曄說了,萬一有什麼問題,劉協又保不住劉曄,這不就意味著劉曄自己找死麼?
另外一個方麵是,就算是劉曄不怕死進言,但是劉協聽不懂,或者是聽懂了卻不去做,不也是沒有任何作用?
所以劉曄對待天子劉協的態度,其實和曆史上的表現都差不多,點一句,點到為止,不多說,也不多解釋,更不多強求。
天子讓他帶著詔書來找趙雲,劉曄便是遵令來了。
所以可以說到了薊縣之後,劉曄的使命就基本上結束了,剩下的隻是一些收尾的事情,至於趙雲願不願意接受詔令,那是趙雲的事情,劉曄控製不了,也無法代替趙雲簽收詔書。
之所以劉曄沒有立刻返程,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他也想要借這個機會見一見趙雲,多直觀的了解一些關於驃騎軍的情況,避免回去之後一問三不知,多少會掉了名士的格調,可是等他真正的見到了驃騎軍在救治這些幽州百姓的時候,他的內心被觸動了。
劉曄是皇室宗親,但是他的這個宗親麼……
至於什麼士族世家,更是談不上了。
所以劉曄不是光站在高處哎呀呀的感慨,他脫下了錦袍,拿起了筆墨,和驃騎軍中的小吏一同處理事務……
劉曄覺得驃騎軍和他原本想象的不太一樣。
而反過來,也正是劉曄這般行為,讓趙雲覺得劉曄和那些山東名士,不太一樣。
這才有了趙雲見劉曄,也才有了現在的劉曄『點』趙雲……
劉曄的話,不多,但是都在要點上。
幽州,屬於邊疆,和並州涼州的地位,其實相差不多。
之所以會比並涼好一點,隻不過是因為幽州和冀州的距離比較近而已,冀州人害怕一旦完全失去幽州,就丟掉了北麵的屏障,所以在對待幽州的態度上,沒有像是對待並涼那麼的無所謂。
冀州人覺得有一點幽州就可以了,所以對於遼東,樂浪一帶就可有可無。
豫州一帶的人卻覺得幽州整個沒了也無所謂,反正天塌下來,不還是有冀州人頂著麼?
整個大漢中原地區的士族,因為地主階級的興起,導致對於邊疆這種耕作困難,難以有什麼高產莊禾的土地失去了興趣,也就根本不想要對外擴張。
相反,因為邊疆苦寒,生活困難,所以在封建王朝時期,一旦邊疆的勢力膨脹起來,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一定會在這種不平等的待遇之下,反過來侵蝕中原地帶。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是華夏老祖宗就懂得的道理,可是基尼指數依舊在每個封建王朝中,瘋狂上漲!
劉曄點出了這個問題。
驃騎軍是在大漢的邊疆,在那些被中原鄙視的地區裡麵成長起來,製定的策略也是偏向於那些之前被壓迫的被遺忘的民眾,所以就像是趙雲在幽州這裡救治這些受災民眾一樣,很快就會得到支持和響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可是……
冀州沒受災。
那些在大漢三四百年,至少在劉秀定都雒陽之後,就開始抱著手冷眼旁觀邊疆衰敗的大小地主階級,以及享受了士族優待盤踞官僚府衙機構之中的那些人,會願意接受驃騎的製度?
劉曄見趙雲沉默,也沒有等趙雲回答的意思,繼續說道『自驃騎立於關中,投驃騎之人,多寒門也。鄭公北海多輾轉,水鏡荊州長流離,皆不納於中原是也。非其不良,乃如災中之民,得溫飽足矣!然冀豫如何?若使之失溫飽,則恨也。若欲足之,則幽並怨也。以將軍之智,自可分辨。』
劉曄雖然說得不是很明確,也沒有提煉出一個準確的表達方式,但是無疑是點出了當下關中和山東最大的一個矛盾,也就是生產體係和生產關係的迥異!
後世有人表示晉唐之時,才有士族門閥,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有衍生發展的階段,不能單獨的截取其中一段,或者一個時間點來代表全部。沒錯,晉唐時期,士族門閥確實是最強最有代表性,可是追查其根源,卻是在大漢年間,尤其是在東漢時期內誕生的……
東漢時期,土地兼並出現大小地主,同時因為書籍難得,經學基本在門戶內流傳。或者說是圈子也行,也就是師生關係,或者稱之為師門。
大小地主階級壟斷了生產資料,禁錮了知識的傳播,而治國理政,又是需要這兩個方麵的事物,所以也就等同於壟斷了官僚官位。
在大漢時期,出現全家老小全當官,一個家族霸占一個地區,新生兒出生就算工齡領取福利等等,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