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維有些疑惑地問道,因為之前格魯希元帥就是在此身敗名裂的,他對於在這裡開戰多少有些猶豫。
“是的,貝爾維將軍。
德意誌邦聯介入比利時的理由就是比利時是德意誌邦聯的一份子,那麼同樣作為德意誌邦聯一份子的阿爾薩斯-洛林遭遇戰火,他們是不是也該拯救一下。
如果德意誌聯軍真的再次渡過萊茵河救援阿爾薩斯-洛林,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像奧地利人一樣,半渡而擊。”
半渡而擊,這絕對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態,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火炮被抬到了戰爭之神的高度。
而在渡河時炮兵部隊是無法展開的,更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同樣對於步兵和騎兵來說這也是最糟的情況,步兵失去陣型保護,而騎兵則會失去機動性。
不過通常來說指揮官們都會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接到的就是死命令。
想要製造這種前提並不難,比如在放任士兵在阿爾薩斯-洛林的土地上胡作非為一番。
法蘭克福議會的那些所謂的德意誌民族主義者就必須趕來救援,否則他們的主張、他們的理論就會全部變成笑話。
這絕對是一條非常狠毒的計劃,也確實是攻敵所必救。
不過有些事情,他們不明白,所謂毒計,全都是有代價的。
-----------------看得懂的下麵可以不看-----------------
法軍三番五次地在阿爾薩斯-洛林這片土地上肆虐,當地民眾早就不堪其擾。
即使是原本對法國有歸屬感的人,此時也很難再愛這個根本不愛他們的國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