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弗蘭茨來說,此時奧地利帝國在巴爾乾地區的擴張已經瀕臨極限。
雖說這樣的地圖有些難看,但確確實實已經將所有重要戰略節點囊括其中。
有了這些戰略節點奧地利帝國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完成對巴爾乾地區的防禦,同時也能避免海軍艦隊被封鎖在亞得裡亞海。
不選擇繼續擴張首要目的是保證俄奧同盟,隻有在這個同盟之下奧地利才能避免陷入單獨作戰的窘境。
俄國的擴張勢必將為奧地利分擔更多的火力,兩個同盟的實力接近才能讓世界處於相對的和平之下。
奧地利此時最需要的依然是和平發展,再給弗蘭茨十年時間奧地利的國力就能再提高一個檔次。
其次,不得不說巴爾乾地區全是硬骨頭,而且基建太差,很多地區連最基本的道路都欠奉。
奧地利想要消化掉這些成果就必須開山修路,不將其與國土勾連,那麼這些土地依然不屬於奧地利。
第三,作為民族的大熔爐,需要時間來融合新的民族。曆史已經證明,放任自流或者姑息養奸就是取死之道。
至於推進戰線,奧地利帝國並不需要親自動手,希臘和埃及很願意代勞,他們的進攻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也足夠致命。
此外的黎波裡的卡拉曼利家族也想分一杯羹,現任家主哈梅德·卡拉曼利長期受歐洲文化熏陶,他已經完全將自己當成了一個歐洲人,他也清楚自己的使命。
以哈梅德·卡拉曼利的視角來看,此時正是進攻突尼斯的最佳時機。
突尼斯大君埃哈邁德·貝伊手下雖然有一支人數常年在兩萬人以上的西式新軍,以及二十艘戰艦。
但其政府**不堪,新軍因為被克扣軍餉早已經怨聲載道,民眾也已經不堪重負。
再加上早年埃哈邁德·貝伊為了在突尼斯改革,親手燒死了突尼斯的教長,政府與教團的關係也勢同水火。
1839年之後埃哈邁德·貝伊就變得深入簡出、疑神疑鬼,曾經的親信們此時也已經形同陌路。
的黎波裡雖然隻有不到五千軍隊,二十條武裝商船,但哈梅德·卡拉曼利覺得隻要奧地利出兵,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占領突尼斯確實在弗蘭茨的計劃之內,但不是現在。埃哈邁德·貝伊雖然有些瘋癲,但和太多國家簽下了盟約,想要動他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柏林,一家咖啡館中俾斯麥看著送來的最新情報,嘴角抽了抽。
“英國佬真是一群貪婪的蠢貨,如果他們真聰明就該先從俄奧同盟下手,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圖暴露無遺。”
一旁的霰彈親王並不太喜歡這種平民來的地方,雖說這裡是柏林有名的貴族社交場所,但他一點也不喜歡這種平民味十足的地方。
“英國人就這樣敗了?”
“在巴爾乾地區,隻要俄國和奧地利同時反對一件事,沒有任何國家能將它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