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薩斯的美國移民分裂勢力,簡稱分裂軍,這是報紙上給德克薩斯叛亂下的新定義,並且很快被世界各國媒體所接收。
基佐和梯也爾,兩位法國政壇的大佬,都認為此時是法國重回北美的好機會。
畢竟墨西哥人太窮了,應該還不上利息,再利用債務問題,趁機向墨西哥索取德克薩斯,以墨西哥灣為基地,再造第二個法國不是夢。
他們並不覺得這是癡心妄想,而且他們清楚,墨西哥的國力,根本不足以支撐塔桑·安納的軍事行動。
諾大個墨西哥,每年的財政收入隻有1800萬比索,不足法國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按照法國人的估計,最多三個月,墨西哥的資金就會枯竭,這還是在墨西哥不增加軍費開支的前提下。
而根據情報顯示,德克薩斯分裂軍已經得到了美國人的支持。
墨西哥人的訓練水平和武器裝備都是十分落後,隻要有一小批有組織的美**隊,進入德克薩斯就能把墨西哥人打得落花流水。
關於反美,英國人雖然吵得最凶,但是他們是不可能派軍隊直接前往德克薩斯的,所以戰爭的雙方遲早會變成美國和墨西哥。
而美國國力要比墨西哥強大得多,墨西哥人的失敗是遲早的問題。
如果墨西哥人不想接收失敗得命運,隻能向法國借貸,法國也很願意幫助這些可憐的人。
畢竟大家都是天主教兄弟,我法蘭西天主教大孝子之名,又豈是白叫的?
至於戰爭結束之後,便借口債務問題,向墨西哥索取德克薩斯。
如此一來墨西哥還清了債務,又得到法國的庇護,可謂是一舉兩得。
畢竟隻要有法國在德克薩斯,美國就沒法繼續西進,到時候墨西哥人就能高枕無憂了。
梯也爾和基佐兩人還在暢想著,法國在北美光明的未來,一名內閣當值的書記官叫醒了他們。
“羅斯柴爾德先生他們來了...”
為了完成他們的善舉,法國需要最專業的銀行家....
在聖安東尼奧北部一處平原上,正發生著一場屠殺。
戰鬥的雙方是塔桑·安納的1500名墨西哥騎兵,和分裂軍馬寧上校的270名殘兵。
雙方從戰鬥開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結局。
由於最初馬寧和他的士兵並沒有發現,對方是墨西哥人,還以為是休斯頓的援軍。
讓騎兵突進到了不足百米的距離,這個時候再想組織起士兵擺出空心方陣,或者是逃跑都已經來不及了。
在那一刻,馬寧放棄了思考,任由騎兵摧枯拉朽般碾碎自己的隊伍。
四散的逃兵是無法逃過騎兵的追殺的,很快戰鬥就結束了。
騎兵追殺潰兵的場景,讓塔桑·安納十分享受,他喜歡那種血濺四方的感覺,他興奮地大叫著。
“殺光他們!好小夥子,上帝與我們同在!”
加布倫茨和施塔迪翁則對於這種一邊倒的戰鬥毫無興趣,塔桑·安納的副官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