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第十五章合則兩利,鬥則俱損。
維也納,美泉宮。
英法走向對抗是弗蘭茨非常願意看到的,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當中間商二道販子之類的最賺錢了,不信可以去看美國的發家史。
為了能讓英法走到今天這種局麵,弗蘭茨可是花了很多心血動用了不少財力,但更多的隻不過是在英法之間製造嫌隙,讓雙方無法再輕易達成合作。
畢竟此時的英國過於強大,在世界範圍內收獲了眾多粉絲,造成很多國家的高層都是親英派。
這種誇張的政治影響力就讓弗蘭茨十分頭疼,為此他必須削弱其影響力,否則根本不用打仗,剛一上談判桌英國就有了五分勝算這還怎麼玩?
為此這一戰必須打,否則英、法還會發現一個“客觀規律”,那便是隻要他們達成一致就能瓜分世界。
此時的世界美國離它的時代還太遙遠,俄國依然被困在黑海的澡盆之中,普魯士的海軍如同玩具一般。
葡萄牙和荷蘭的海軍雖然起步早,但是上限太低,而且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至於瑞典王國人口和位置所限,他始終隻能是一個理論強國而已。
奧斯曼帝國海軍曾經是近東地區的霸主,但是經過兩次重創已經是日落西山,理念更加落後於時代,是這個時代還在繼續開發風帆戰列艦的少數國家之一。
奧地利帝國此時倒是有錢、有技術、還有海戰專家,但是亞得裡亞海將其上限限製得很低,此時英國的地中海艦隊隻要想隨時都可以將其封鎖,剩下的不過是代價大小的問題。
為了避免這種兩分天下的局麵出現,弗蘭茨不得不高強度地琢磨如何將其拆散。雖然曆史上並沒有出現過英、法瓜分世界的局麵,但此時從客觀實力上講,他們確實有這個實力。
瓜分世界?聽起來可笑而荒唐,但實際上早在1493年開始,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在教皇的見證下先後製定了《教皇子午線,並且簽訂了《托德西拉斯條約、《薩拉戈薩條約,兩牙成功瓜分了世界。
雖說它們最後都走向衰落導致瓜分世界的協議失效,但也證明了瓜分世界並非不可能。
殖民和工業是這個時代的兩大主題,如果奧地利放棄了海外路線,那麼結局和上限都不會比曆史上的同盟國好多少。
布宜諾斯艾利斯,總督府。
和煦的晨曦,照在人身上懶洋洋的。
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座拉普拉塔總督區最發達的城市,如今卻少了些煙火氣。
胡安·曼努埃爾舉起了反對羅薩斯現任總統的大旗,胡安·曼努埃爾在阿根廷南部很有號召力,再加上羅薩斯的殘酷統治早就讓他人心儘失,很快除了南部七省以外一些北方的省份也發生了叛亂。
阿根廷一共24個省,但當時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省份。
羅薩斯先是派出了一支2000人的部隊去嘗試擊潰叛軍,結果由於長期欠發軍餉,所以導致派出的軍隊臨陣倒戈。
然後,羅薩斯就陷入了混亂之中,他連續下達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命令,一麵命令圍攻蒙得維的亞的軍隊必須在一個星期內解決戰爭,另一麵要求他們在三天之內回援布宜諾斯艾利斯,同時又向烏拉圭發出求援信,請求對方幫助自己平定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