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入侵者的人頭換取你們的自由和土地!”
約翰·馮·西納的做法相當於是用土地和“自由”,來懸賞那些入侵的美國人的人頭。
這一招果然奏效,印第安人雖然正麵作戰不行,但是當土匪和賞金獵人卻意外在行。很快加利福尼亞地區講英文的白人都遭了殃,印第安人可分不清美國人和奧地利人,亦或是西班牙人,但是他們卻知道英語和德語的區彆。
美國民間的滲透勢力遭到了嚴重打擊,就連那些之前試圖煽動印第安人進攻加利福尼亞的罪魁禍首們也遭到印第安人的報複。
當印第安人帶著入侵者的屍體和武器找到約翰·馮·西納的時候,他很高興地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不但給了他們土地,還獎勵了一些糧食,以及所謂的“友好人士證明”。
所謂的“友好人士證明”就是一張印有奧地利國旗的黑金卡片,上麵有著一些人員的身份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在城市內的檔案館進行查詢。
其實這一招不僅僅是以毒攻毒,更是一石二鳥,一方麵消滅美國入侵者,另一方麵也是為加利福尼亞增加人口。
畢竟這一地區麵積實在太大,而勞動力又太少,奧地利的法律禁止買賣奴隸,僅靠墨西哥和前中美洲聯邦地區貢獻的勞工還是有些勉強。
吸納這些無家可歸的印第安人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淘金、建築工、城市清潔、農活這些事總要有人去做。
後來的印第安人沒有美國人殺,但也想成為加利福尼亞人,約翰·馮·西納又開出了新的條件,那就是帶來一個勞工就給二十比索,帶來五個勞工就能成為合法居民。
雖然這樣做十分不厚道,但是確實迅速地為加利福尼亞地區增加了人口數量。
約翰·馮·西納是奧地利工商聯合會主席西納先生的私生子,其實弗蘭茨是希望老西納能接替布魯克男爵的工作。
畢竟相比之下他的經驗更足,更有能力,同時也更加忠實可靠。此時加利福尼亞地區的金礦收入極其誇張,雖然有卡爾·費迪南德大公坐鎮,但他畢竟是個軍人,對於商業和城市規劃上的事情不可能一清二楚。
約翰·馮·西納作為一個猶太人的私生子非常渴望表現自己,至少將自己身上的標簽去掉一個也好,所以他相較任何人都要努力,但做法也更加極端。
約翰·馮·西納並不會像布魯克男爵那樣刻板,他深知人性,經過一番調查之後,定下了是之前數額五倍的目標。
這讓被金礦吸引來的淘金公司和團隊憤憤不平,稱這種目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他們表示要集體罷工。
約翰·馮·西納立刻就簽字批準了,然後對著剩下的人承諾,隻要完成了預定目標,剩下的黃金都是你們自己的。
於是乎,加利福尼亞地區的采礦效率真的提升了500,城市發展速度也更加迅速,因為有錢總是要消費的麼,相關服務業人員也在不斷增加,因為這一地區的工資高自然吸引力也強。
但這種毀滅式開采帶來的惡果就是加速了金礦的衰竭速度,當然由於此地並非奧地利帝國領土,約翰·馮·西納根本就不在乎這種事情,他要的是多、快、好、省,用最完美姿態完成弗蘭茨大公賦予他的任務。
1842年,當政的約翰·泰勒正在為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疲於奔命,雖然每個美國人都相信美國是天命所歸,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卻讓他們不得不承認事情似乎沒那麼簡單。
北有英國、南有墨西哥,西有奧地利人占據著的加利福尼亞,中間還夾著法國人,美國人的西進之路似乎異常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