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鳥喙並不是用來戰鬥的,而是“挖掘機”用來挖斷樹根,以及開堅果。
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和昆蟲,同時也會攻擊他們能找得到的小型齧齒動物和蛇類。
這種大洋洲的原生物種很呆,它們見到比自己小的動物不會逃跑,體型巨大且肉質鮮美,所以迅速成了毛利人的主要肉食來源之一。
之後歐洲殖民者的濫殺才是導致其滅亡的直接原因,因為它們獵殺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恐鳥的繁殖速度。
好在一些偏遠的毛利人村落出於祭祀等目的還保存了幾對恐鳥,弗蘭茨派去的探險者用每隻三十條槍的價格換到兩對恐鳥。
因為當地人對貨幣不感興趣,反而是由於英國人的不斷入侵導致其對槍械的需求十分迫切。
這些恐鳥本來就是獻給毛利諸神的,而這些奧地利人願意用槍和他們交換被其視為神的旨意,所以也欣然接受了。
(毛利人信仰的是多神教。)
實際上探險者們都覺得自己的生意做的很虧,因為這些巨型“鴕鳥”看起來不值那麼多槍。
而且恐鳥實際上也並不難抓獲,因為這種鳥類體型巨大,且總是明目張膽地行走在平原地區,還是結伴而行。
同時恐鳥和其他鳥類一樣,有趨光性,一旦被黑布擋住光線就會變得安靜容易控製。
他們都覺得隻要有機會完全可以靠自己抓到恐鳥,但1843年毛利人和英國人的戰爭讓這些自負的探險家們都閉上了嘴。
“懷勞河慘案”毛利人不但打贏了英國人,還把抓到的英國俘虜都吃了,這讓西方列強第一次領教了所謂“土著”的恐怖。
實際上毛利人能打得比曆史上更順利,也多虧了”偉大的國際主義者”弗蘭茨大公殿下的那一批槍和子彈。
交易得來的兩對恐鳥分彆被送往真臘和南明,兩地都深受東亞儒家文化影響,這種醜不拉幾且身形巨大的鳥類被當地居民當成了傳說中的鳳凰頂禮膜拜。
畢竟除此之外,誰又能解釋這種鳥類為何會長得如此巨大呢?當然這怎麼會難倒聰明的南明官員呢?
他們立刻開始引經據典,將恐鳥封為國鳥“朱雀”,表示這是天降祥瑞,以助大明一統南洋。
而傳說中朱雀正是掌管南明離火的神獸,是比鳳凰更加高級的存在。
這種說法雖然離譜,但是整個南明從官員到百姓無不對此深信不疑,隻有朱瓊英清楚,這不過是弗蘭茨的“禮物”之一。
在真臘地區同樣流傳著關於鳳凰的傳說,而這玩意是教會弄來的,當地人便來了一個本土化發展。
直接將恐鳥當成了護教神獸,那些狂熱的信徒甚至倒逼貴族和王室向它行跪拜之禮。
這種離譜的結果並沒超乎弗蘭茨的意料,反而是在他的算計之中。南明在南洋的動靜越來越大,最先坐不住的自然是滿清的官員。
於是乎立刻便有提議組織“征南軍”,一舉屠滅逆明殘黨。但他們很快就遇到了問題,那就是兩者之間有大洋相隔。
可這又怎麼能難得住學富五車的滿清官員呢?有人提議以夷製明,立刻獲得了廣泛的支持。於是乎便引出了那第一次加裡曼丹之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