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維也納。
列強們再次集結於此,目的自然是維護近東地區的和平瓜分奧斯曼。
除了英、法、俄、奧、普五大傳統列強和奧斯曼帝國這個苦主以外,又加上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丹麥五國。
原因麼自然是壯膽,畢竟人多勢眾麼。
這裡說一下其中的派係,西班牙自然是和法國人混的,葡萄牙和丹麥則是英國人的走狗,瑞典此時外交上是偏向俄國的,畢竟這個鄰居太強了。
同理加入了德意誌關稅同盟的荷蘭,此時也必須看奧地利的臉色行事。
至於普魯士作為最弱、最小的列強,同時又是德意誌邦聯的一員,理所當然地被人認為是奧地利方的一員。
沒錯,普魯士又被代表了。不過這對於普魯士的外交官們來說早就習慣了,倒不如說是這次能看到這麼多新麵孔還有點興奮呢。
西班牙的代表是埃斯帕特羅將軍,這位在內戰中背了大鍋的將才還是憑借自己的實力脫穎而出。
為了加強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一上來就對俄國方麵一頓冷嘲熱諷,然後就被請出了會議大廳。
這便是現實,次強在列強麵前毫無尊嚴可言。當然這也是英、俄、奧三方一致認可的前提下,因為沒人希望法國的話語權增大。
此時的法方代表拿破侖·拉納·德·蒙特貝洛公爵也很無奈,光是他的名字就會在這種國際會議上引起非議。
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再次引發“反法同盟”。
拿破侖·拉納·德·蒙特貝洛公爵雖然也叫拿破侖,但是和波拿巴家族沒什麼關係43歲的他是“不死的擲彈兵”拉納元帥的兒子。
“不死的擲彈兵”拉納死於拿破侖和卡爾大公的阿斯佩恩埃斯林會戰。
此時他殺父仇人的長子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正坐在他對麵,兩人相互介紹時都不禁多看了彼此兩眼。
阿爾布雷希特大公之所以會出現在這次的談判桌上,是因為梅特涅對弗蘭茨的方案持懷疑態度。
實際上在談判開始之前英國外交大臣喬治·漢密爾頓勳爵便找到梅特涅,前者提出了一個比較誘人的條件。
那就是英國將會支持奧地利完全吞並塞爾維亞,但是後者必須放棄和俄國盟友關係,阻止沙皇進一步南下。
這場英、奧兩國之間的憋氣大賽,雖然是奧地利贏了,但是英國又將皮球踢給了前者。
這個提議對於親英派的梅特涅有著極大吸引力,他早就想和真正的世界第一強國結盟了,而不是俄國這個虛假的世界第一強國。
尤其是在意大利和瑞士問題上,如果能得到英國人的支持,那麼奧地利將大有可為。
實際上梅特涅本人對於瑞士內戰的事情非常上心,甚至舉債對其進行援助。曆史上奧地利帝國在財政吃緊的情況下,依然對瑞士的天主教聯盟正統聯盟進行了大量援助。
隻不過奧方提供的武器、金錢和物資最後都落在了新教聯盟自由同盟一方。